“无事。”他大度得令柳学士都诧异,甚至善解人意道:“你与史兄竟已开始纂修史书了?恰巧我对姜史颇感兴趣,因而对其还算了解。”
“你们有何不解之处,可说与我听听,或许我能为你们解惑。”
这……魏惜棠面色一僵。
他哪里准备了什么问题?不过是赶过来羞辱燕晨的借口罢了。
柳学士以往都是中立派,不站队。
听说他对翰林院任何人都一副如沐春风的模样,实则冷眼相看。
怎么今天出门吃错药了?
魏惜棠踌躇地瞥了他一眼:“柳学士已说好,明早为我解惑,就不叨扰燕修撰……”
“无碍。”柳学士道:“我近日忙得很,你就问燕修撰吧。”
魏惜棠:“……”
半晌,他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回忆近日的工作,胡乱扯了一个问题。
魏惜棠心里还抱着点庆幸。
姜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国家,但其相关资料十分稀少。
说不定,燕晨根本不知……
燕晨诧异地看着他:“我若未记错的话,这不是最基础的姜史吗?”
说完,他停顿了一下,仿佛是在思考魏惜棠会问这种开蒙级别问题的原因。
燕晨语重心长:“魏编修,纂修史书,并非小事一件,你该认真对待才是。”
“最起码,要将历来已有的姜史通读一遍吧?”
魏惜棠:“……”
历朝历代,几乎这天下每换一次姓,史书就要改一次。
把所有的姜史通读一遍,你自己怎么不去呢!
这姓燕的就是在找茬!
魏惜棠正想反驳,余光中瞥到柳学士的表情,一腔怒火又冷却下来。
“燕修撰说得不错。”后者冷冷地盯着他,仿佛看透了一切。
魏惜棠恍然惊醒:是了,柳学士曾也是一名状元,他在这翰林院待了十八年,没人比他更懂史书。
方才他胡扯的那个问题,燕晨可能是猜的,但柳学士绝对不是。
“我知你家世显赫,但你更要知道,官制是皇上定下的,不守规矩,便是在挑衅皇家的威严。”
魏惜棠的脸青一阵,白一阵。
柳学士说完,便抬手让他们两人下去了。
翰林官,每三年有一次大考,若无特殊贡献,连考三年才能有一次晋升机会,平日更是小考无数。
上官的评价,虽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若是从一开始就对下官失了好印象……
走出藏书楼,史慎节落后两步,目光忿忿地瞪着魏惜棠的背影。
他倒是好,家中有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