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简单洗漱后秦承祖合衣靠坐在床上,他珍惜地从随身带的钱包中拿出一张照片,手指轻轻拂过上面年轻姑娘的笑脸——

“秦先生,我是大山。”

许空山的到访打断了秦承祖的情绪,他意外的开门,侧身把人迎进来。

“我煎了壶山楂水,健脾助消化的,你喝了能舒服点。”许空山将手上的水壶放到桌上,另外有个白色的布包,“新鲜艾草要晒干了才能做艾条,我给你拿了些去年做的,熏的时候别贴太近。”

许空山的心思不如陈晚细腻,若非陈晚说看见秦承祖用完饭悄悄揉了下肚子,他根本不会发现秦承祖的失态。

山楂是许空山上药房买的,加水煎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从灌进水壶到出现在秦承祖的房间间隔不到十分钟,揭开盖子,里面的山楂水还在冒烟,浓浓的酸气涌入鼻头,叫人口舌生津。

“你早点睡,我先走了。”许空山视线扫过秦承祖落在枕边的照片,脚底仿佛被钉子钉在了地上,“那张照片……”

秦承祖顺着他的目光扭头,眼底溢出柔和的笑:“这是我替你妈妈拍的,那时候我们刚谈恋爱。你妈妈长得漂亮,又聪明,我追了她快一年她才答应。”

提及此,秦承祖好奇地询问许空山有没有喜欢的姑娘。

喜欢的姑娘没有,喜欢的男孩倒是有一个,许空山摇头,秦承祖起了兴致:“想找个什么样的?我——”

秦承祖本想说他在二十六岁时许空山已经三四岁了,开口时突然察觉不对,连忙噤声。他的失责,导致孟雪负气出走,至今杳无音讯,而许空山更是吃尽了苦头,他哪有资格提当初。

好在许空山没想那么多,怕秦承祖催婚,他寻了个由头拿起倒空的水壶转身离开。

去年的艾草条许空山之前给孟海寄了一袋,大晚上的,孟海估计歇下了,许空山于是没去打招呼,咚咚咚下楼走了。

搪瓷杯中红褐色的山楂碎缓缓沉底,水面恢复平静,秦承祖咽下两口,其味道一如他此刻心头的酸涩。

自食其果的秦承祖失眠了半夜,次日睡醒气色差得跟患了病一样,他习惯性地吞了两片药,打起精神前往市政府。

建药材厂是从无到有,复杂程度远超之前的投资,不过送钱的事南城政府当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地皮是现成的,没经验可以学,缺人可以借,钱到位了,一切都能解决。

有孟海作陪,政府接待的官员们拍着胸脯打包票,保证在这个月内拿出章程,最迟明年底,南城药材厂一定落成。

在秦承祖的眼神下,对方声音越来越低,知道他不好糊弄,尴尬地把明年底改为了后年。秦承祖没跟他计较,类似的漂亮话他回国听了一箩筐,全是体制内的通病。

谈到投资金额,几人相互对视,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嘀嘀咕咕合计一通,小心翼翼地报了个五十万。

陈晚的一条生产线都得了四十万,五十万建厂不算多,但秦承祖觉得他们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他要的厂子,五十万可建不出来。

第150章

秦承祖不懂制药流程,市政府的人同样一窍不通,时间紧迫,邓晓也没来得及收集资料,是以双方的沟通在最初便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

会议暂时中断,孟海建议秦承祖:“这事迟早要通知大山,正好他学过,不如把他叫过来问问他的意见。”

秦承祖不认可孟海的说法,觉得许空山没进过制药厂,哪清楚该怎么做,况且他今早过来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政府的态度,并非需要即刻落实。

在他们交谈的同时,隔壁紧急商量出了个解决方案,既然南城没药材厂,那就去有药材厂的地方看看,总归少不了这个必要的步骤。

秦承祖同意了这一方案,很快政府部门便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下去,一人负责联系最近的药材厂,一人去运输队找司机。

药材厂在安市,坐火车兜兜转转十几个小时,秦承祖下周六的飞机,孟海也得尽快返回部队,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南城通有前往安市的公路,开车的话中午出发,晚上就能住进那边的招待所。

平日里替领导们开车的另有其人,但仅限于市内,小吴开车技术虽好,但他没去过药材厂,不熟悉路,要出城还得指望运输队。

许空山刚送完南瓜,手里拿着镰刀准备将艾草割下来晒上,有人循着地址急匆匆找上门:“许空山,队里临时有任务,需要你跑一趟,你能走得开的吗?”

论资历,许空山在运输队数不上号,但论能力,他不亚于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听说领导要人时,运输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黄建业之流的老员工,经验丰富,主要是面相看着稳妥。有句俗话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许空山这么年轻,领导指定会觉得他们不上心,随便派个人过来。

无奈队里闲着的老员工个个有事,领导又催着要人,所以才出现此刻的局面。

“去多久?”许空山收起镰刀,将割下的艾草靠在墙上,“等会儿我给家里人留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