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董珏连连摇手,“这不正逢年节嘛,是送礼的时候。珍宝阁虽然财力和实力都比我强,就是吃亏在是新店,口碑和信誉什么的都不如我们古宝斋。”

王琪倒是能理解。送礼若是送个赝品出去,非但巴结不了人,还会讨个大大的没趣,更严重的会误了将来的前程,所以大家都谨慎的很。古宝斋虽然开在县里,却是多年的老字号,早年又卖出去几幅可遇不可求的名画,名头十分响亮。不说平遥县,就是郡里的很多官员都来这里挑字画古董。

“不过珍宝阁有郡里的大人做后台,有钱有势,听说早就收了很多名贵的字画。我这儿也就是看着热闹些,可那几个位高权重的大人早就去了珍宝阁。今年他们那边若是出了什么好货,打出去名头,等到明年就不好说了。”董珏忧心忡忡的道:“琼琚兄,你送来的那几幅字画也放在我这里那么长时间了,你就真的不打算卖给我?”

之前,王琪曾送来了四幅字画让董珏帮忙保管。如今听董珏的口风,看来已经替他验过那几幅画的真伪了。

王琪心下了然:“怎么,不怀疑我那几幅字画是赝品了?”

董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才道:“是兄弟我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怪了琼琚兄。当时你把那四幅字画交给我,让我暂时替你保管。就算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你能一口气拿出四幅古人的书画真迹呀。”

“如今怎么就信了?”王琪笑着问。

董珏也没扭捏,坦率道:“还不是我大哥。他就是属狗的,鼻子灵的很,哪有好东西一闻一个准。不瞒你说,你把东西送来没几天就被我大哥发现了。他一看就直了眼,立马请了大师过来鉴定,竟然都是真迹。我大哥当时说什么都要找你把那几幅字画买下来,若不是我知道你不想张扬,死命拦着,他恐怕早把你家的大门敲烂了。”

“董大哥确实比你有眼光。”王琪半开玩笑道。

没有理会王琪的奚落,董珏向前倾了倾身,道:“琼琚兄,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不喜欢应酬,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连平遥县都很少出去,到底是哪儿来的路子找到这几幅字画真迹?”

“不过是运气而已。”王琪低头一笑。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还有王献之的《中秋帖》,这四样随便挑出来一个都是难得一见的臻品,我和大哥在古董字画行当里混了那么多年,怎么就没遇上你这样的好运?”董珏自然不信。

望着董珏“求知若渴”的脸,王琪在微微一笑。他有幸得到这四幅字画当然不是什么运气,而是靠着上一世的经历。

--------------------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无话可说:

第11章 合伙

上一世王琪身败名裂,被赶出王家之后身无分文,一直靠卖字画为生,连温饱都顾不上。后来在平遥县实在待不下去了,只能改名换姓流落他乡。直到一位古董商相中了他的画,高价请他帮忙临摹古画,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

那个古董商姓张名闯,半生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搜藏了大量名人的古画字帖。他专门雇了几个能人负责临摹,以假乱真,将赝品高价卖出,赚了不少钱。王琪本就有绘画和书法功底,久而久之,技艺越来越高超。到了后来,只需看一眼,就能完美的仿照字迹,毫无破绽,因此很得张闯的赏识。闲来无事之时,张闯也会给他聊聊天,讲讲搜集这些字画的经过。

董珏说的这四幅书画真迹,就散落在平遥县附近一些不起眼的地摊和小铺子里。王琪重新睁开眼睛,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的找到它们,然后全都买回来。

“我若是说是神仙托梦告诉我的,你信吗?”王琪半真半假的道。

重生这件事,他自然不可能和董珏坦白,就算说了,也没人会信。

“少胡扯。”董珏被逗乐了,捂着嘴笑了一会才道:“算了,你不想说,我也不难为你。不过这几幅字画,你真不打算卖给我?”

“你古宝斋经营那么多年,古董字画见的还少了,差我这几幅吗?”王琪道。

其实王琪手里不止这四幅,他之所以将这些存在董珏这里,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再说,有贾富贵那个祸害在,全都放在家里也不安全。至于用处,王琪当然另有打算。

董珏苦下脸道:“你是不懂我们的难处,古宝斋的名头响,上门的客人要求也高。名人古画就那么些,还各个稀缺难找,卖一幅就少一幅,我上哪儿去弄那么多供应那些大人们。你不知道,这两天珍宝阁嚣张的厉害,处处压我一头,若你那几幅字画的名头传出去,我古宝斋还不把他们压得死死的。”

王琪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干古董字画这一行,靠的就是眼力。若是卖了假货,就算有多大的靠山都没用。有贾富贵帮忙,无双兄还怕珍宝阁出不了丑?”

想到贾富贵买给珍宝阁的那幅《秋鸣山居图》不知会被转卖给哪位贵人,董珏会意,“琼琚兄说的是。”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忘了问你了,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过了良久,董珏才想起问王琪的来意,“听说你三叔回来了,你不在家里陪他吗?”

王琪道:“我今日就是来取字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