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稳当,你们看的太浅薄了,王毅马上又要调任户部了,他都去了三个部了,皇帝摆明了要磨砺他,把他当成下一任内阁成员在培养,六部他要转个遍的。
王家的未来长远着呢,王毅有大才,咱家是真的摘了王家的桃子了,周珲本来是培养了做王毅的左膀右臂,人家父子同心要往内阁使劲,半路被咱家截胡了。”
周老二也笑了,“还真是,自打珲子回家,玟玟进门,咱家一桩桩一件件,越走越稳当,越走越好,真是娶对了媳妇旺三代。”
“可不是就这话么。”
“爹,咱家也该给彬哥那臭小子说亲了,您有什么要求和想法么,也有人问我了,我没敢答应,想问问长辈的意见。”
钱氏很恭敬的请示公婆。
这些年因为珲子丢了,老爷子算是亲自带着彬哥指点学本事的,可以说自己两个儿子让老两口废了很多心力。
她愿意听老人安排,老两口绝不会害孩子的,只会为儿子们思虑周全。
“人选么还没想好,但彬哥媳妇要能帮衬一把玟玟,不能全都指望玟玟,那样她太辛苦了。
但脾气上要温柔些,不能和玟玟争锋,否则家宅不宁。
家世不能太低,于爷们起不到辅助作用,眼光格局都受限,苦的还是爷们,我心里想着,起码也得三品官以上的人家才配得上我孙子。”
......
周家儿郎也是京城里家世才干都亮眼精彩的后生晚辈,有的是人家惦记。
“行,我听您的,就是怕人家看不中彬哥呀,彬哥不如健哥,人家健哥有功名。”
钱氏更清醒不会盲目自信,她性格心宽也大气不记仇,格局眼界都可圈可点,也不和人争锋嫉妒,多年来婆媳关系极好。
就冲这性格老太太都舍不得她受委屈,爷们更是多年如一日的爱重她,生了两个儿子,周老二没有任何妾室,只守着钱氏过日子就可见一斑。
周家并无明文规定不让纳妾,但确实周家爷们几乎都不纳妾,也有屋里有通房的,也仅限于此,再多就要被斥责了。
你是整日没事干了吧,就惦记裤裆里那点事,丢人跌份的玩意,安国公顶看不上这样的爷们,好脸色都不会给你一个。
这就是家教和门风。
“不至于,彬哥没有功名但在工部做得很不错,放得下身段,人也机灵懂事。
工部的官员都跟我夸赞过彬哥懂事,务实人也踏实不怕苦不怕累,再磨砺几年我再让他去外放攒点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