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报纸的记者来采访何平。
这个消息没用半个小时就传遍了整个韩屯,连旁边的丁屯和柯寨都听说了这个消息。
何平被采访的时候,他家那一米多高的院墙外面围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全都是趴着墙头看西洋景的社员和孩子们。
何平本人没在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照样脸不红心不跳的吹牛杯,可老队长不行啊,队长是个体面人,他一个旁观的都听不下去了。
这也就是两位记者同志没有接触过何平,不知道这小子的底细,要不然哪能听这小子在这瞎胡咧咧好几个小时。
采访终于在社员们的注视下结束了,何平跟来的时候一样,热情的握住了孙志民的手。
“感谢孙记者,哦对了,还有张记者,像我们韩屯这样的生产大队只是国内成千上万个生产大队的缩影,我个人所做的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社员应该做的,希望你们可以多多为我们广大的农村一级组织和社员们发声。”
孙志民虽然是第一次和何平接触,但几个小时的对谈也大概了解他的脾气秉性了,心头反而比之前对何平一无所知时更加困惑了,这样的人居然能甘愿扎根农村,还是个发过不少作品的乡村作家,真是奇哉怪哉。
但想到来之前领导交代的话,孙志民脸上挂上笑容,“那是一定的,今天的采访素材我们回头就整理好,过两天就能见报,到时候你们可以买一份看看。”
何平见两位记者采访完就要走,连忙拦下两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他可是听过记者都有车马费一说,这个时候虽然可能还没兴起,但吃顿饭还是应有之义。
今天还得麻烦冬梅嫂子,何平把老队长留下来,陪酒这种事怎么能少了韩屯扛把子呢。
吃完饭后,韩兆军把两人送走。
上了客车,张蕾才开口问道:“师父,你说这何平真的是作家吗,我怎么看都不像。”
孙志民说道:“人不可貌相,这世上的奇人多了,你才见过几个,千万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是咱们当记者的大忌。”
张蕾“哦”了一声,心里还是有些不服的,从进养鸡场开始她就没从这人身上看到一点文化人的影子,反而像个世故的中年人。
如果何平知道这姑娘的内心想法,一定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姑娘好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