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月就能够从无到有进入投产阶段,小集体经济的灵活性和效率非常强啊!”虞书记感慨了一句。
何平补充道:“这还多亏了县里和公社的帮助和指导。”
虞书记爽朗道:“他们好意思不帮忙吗?听说你们韩屯去年利税一百多万?”
何平点头,“这个确实。”
“好啊。老百姓挣到了钱,国家有了税,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虞书记在饲料厂待了不到二十分钟,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就启程前往韩屯。
老人来之前是看过县里的报告的,所以对韩屯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看到养鸡场连绵的鸡舍还是忍不住有些惊讶。
“像你们这样规模的养鸡场在国内还有多少家?”
“在南山那边还有一家,不过也是我们韩屯投资的。”何平回道。
“就这两家?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虞书记又问了一句。
“是,国内目前还没有规模比我们更大的蛋鸡养殖企业,不过听说国外还有几百万只规模的养鸡场。”
虞书记不管国外,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全国第一”这样的字眼是毫无抵抗力的,一听说韩屯养鸡场的规模冠绝国内,老人的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非常满意。
以至于老人看到同样发展良好的养猪场都没了太大的感觉,毕竟不是全国第一。
不过老人有些好奇,“我看你们的员工怎么都穿着白大褂?又不是在医院里?”
何平解释道:“对我们养殖企业来说,卫生和防疫是最重要的工作。俗话说家财百万,带毛的不算。如果一旦发生病害,那么我们这些投入顷刻之间就会化为乌有。员工们穿白色衣服主要是为了卫生,白色显眼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干不干净,而且我们这些员工进场之前都是要经过一次消毒的。”
虞书记听完感叹道:“隔行如隔山,没想到养鸡、养猪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看完养猪场之后,何平总结道:“目前我们韩屯养鸡场和养猪场雇佣员工超过350名,绝大多数都是我们韩屯社员。去年这两个企业为我们韩屯创造了1500多万的产值,向国家缴纳税金130余万,为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分红超过350万,平均每户分红收入1万8千元以上。”
何平嘴里说出的一串数字,再次让老人的脸上意外之色,在书面看到的数字,和身临其地听着别人介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虞书记看了养猪场满圈的肥猪有些出神,这些都是能让苦哈哈的农村社员们发家致富的宝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