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年勇夺四项大奖的女演员,年轻一辈中第一人,这样的演员若干年后注定是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但是却在《驴得水》这样有名著加持、大导演执导的影片中表现的平庸至极。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说的就是张瑜,无论是评论界还是普通观众,他们对于张瑜的愤怒大多来源于此。
如今原著作者何平站出来力挺张瑜,许许多多的观众也开始觉得张瑜虽然表现欠佳,但也不至于被骂到这幅田地。
有不少观众开始给报纸去信,希望他们可以减少一些对张瑜的苛责。
而这些报纸们也看到了何平这原著作者对张瑜的评价,人家生的孩子人家都没说啥,咱还跟着凑啥热闹。
在这两种心理和行为的带动之下,外界对于张瑜的批判居然在《青年报》发行短短一周之内渐渐平息了。
徐厂长坐在办公室里,手里翻着两份今天最新的报纸,倒不是什么大报,但是上面有针对张瑜的评论,大意是评论界和观众应该对年轻演员有一定的包容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该给这些年轻演员一点时间。
徐厂长欣慰的放下报纸,美滋滋的喝了一口茶水。
一场风波总算是过去了,这些评论界的人真是属疯狗的,逮到你就要把你咬的皮开肉绽,幸好这次有何平站出来说话,要不然张瑜以后的事业恐怕要陷入停滞了。
出演一部电影让国内评论界和广大观众骂到这种地步,哪个导演还敢找她合作,不怕自己步后尘吗?
现在的评论界也是越来越不像话,风格大胆、突破尺度就不说了,态度就跟疯狗一样见谁咬谁,徐厂长觉得这绝对跟前些年话语权被剥夺有关系,这是一种报复性反弹。
何平自从采访结束之后没有再去关注这次事件,直到张瑜再次打来电话。
“何老师,这次真的谢谢您了,太感谢您了,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电话里张瑜刚说了一句,便哽咽了起来,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