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谋定而后动

“况且如果我军在益州境内迁延日久,交州定会落入孙权之手,到时益州之争还没有结束,我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若是曹操再插上一脚,我军的形势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我建议先打孙权,率先解决掉较为容易对付的敌人,令我军在益州作战再无后顾之忧!”

“同时打掉了孙权,也可产生威慑作用,为我军与益州全面开展打下基础。”

刘磐微微点头。

目光从郭嘉的身上转移到了贾诩的身上。

贾诩稍稍向后退了半步。

低头向连行礼:

“大王,臣和两个弟子就此事反复讨论过十余次,就让他们来说吧。”

诸葛亮和司马懿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

一股青年人的锐气扑面而来。

司马懿年长。

因此由他先发言:

“臣以为,大耳贼居心叵测,势必会派人前往交州,寻求与孙权的联盟。”

“孙刘联盟若成,对我军大小是个威胁。

因此我们不能让孙刘联盟变成现实。”

“而大耳贼与孙权之间,若要打掉一个,首选必是孙权!”

“孙权出兵交州名不正言不顺,是为喧宾夺主之举,失了人和。

在攻取交州的过程中势必会困难重重,绝不会太过顺利,利于我军进攻。”

“大耳贼在白水关的这两年,平时可没少收买人心,相对来说比孙权占据更多的优势。

短时间内无法将其连根拔除。”

“如今刘璋的小命就捏在大耳贼的手中,我军若是强攻益州,大耳贼一定会挟持刘璋,以刘璋之手发布军令,调动益州各郡兵马抵抗我军。”

“两相比较,臣以为还是应该先打孙权!”

司马懿后退。

诸葛亮上前。

不知何时。

诸葛亮的手中也多了一柄羽扇。

或许是跨入二十岁的年纪。

他觉得自己应该更成熟一些。

所以手中就多出一柄羽扇了吧。

轻轻摇了摇羽扇。

诸葛亮开口说道:“大耳贼其人,审时度势未必能看的很清楚。

可是每每在危机降临之际,总能找到生存下去的办法。”

“他可以和孙权结盟,同时也可以和刘璋结盟。

若是我军把他逼的太急,恐怕他像仲达所说的那样,挟持或者利用刘璋的昏庸,调动益州兵马抵抗我军了。”

“大耳贼的兵力再加上刘璋的兵力,总数超过了四十万。

远超我军所能动用的兵力。”

“反观交州战场,士燮虽然若软,可毕竟手上有十万大军。

他和孙权之间的关系绝无缓和的余地。”

“不会像大耳贼与刘璋那样成为利益共同体。

因此相对而言,在有限的兵力和时间前提下,应先打孙权!”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话就代表着贾诩的判断。

算上郭嘉。

四大智囊的意见完全一致。

位高权重的荀彧跟着站了出来。

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的优势与限制。

肯定了前面四人的建议。

也认为应该尽快击败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