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泉子却道:“白纸能做出来,夫人功不可没,本该献给夫人过目!”
他执意要给,白梧桐便收着了,礼尚往来,她也没欠谁。
阳公秉终于得空登门拜访了。
为了能够多点时间和杨泉子相处,他还特意天不亮就从卧乾镇出发,乘坐半个时辰马车,又爬了两个时辰的大山,累的他气喘吁吁才听包兆山激动地道:“大人,咱们终于到了!”
阳公秉撑着他,抹了一把汗,胸口沉闷地感叹道:“这么僻角的地方,实在是太委屈他老人家了。”
想当年,杨泉子到落川府讲学时,文人墨客夹道欢迎,百姓们欢呼雀跃,车马游街,走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而如今,却蜗缩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头,道路没有,马车都进不来,阳公秉都觉得杨泉子实在太委屈了。
若不是杨泉子的几个亲传弟子都在这里,杨泉子不好开口,他是极想把杨泉子接到府中长住,探讨学问的。
包兆山安慰道:“大人,杨老先生高风亮节,不重俗物,只要他住的安心便好。”
阳公秉点点头,忽地露出一丝笑容,“兆山说的有理,老师觉得好,那便是处处都是桃花坞。”
阳公秉又走了一会儿,本以为杨泉子会住在四面漏风的小棚子,站在山坡上,看到白梧桐他们修筑的一栋栋洋气气派的房子,阳公秉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看向同样愣住的包兆山,迷惑的眼神,好像在问你确定咱们没有找错地方?
包兆山揉了揉眼睛,看到山坡下下的风情村落,周围是一片接一片的耕地,环绕村落四通八达的水渠,中间的超大蓄水池,有人还悠闲地拿着鱼竿,在蓄水池边上钓鱼。
这哪是穷山沟,分明就是桃花坞本坞!
顿时,他也不太确认地道:“难道走错了?”
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连一栋房子都还没有,这怎么一个月不到,咋就变成这样了?
而且这里这么偏僻,他们又是是怎么将大片红梅移栽到这里,还把有家村建的这么好,就是镇上的房子也没有这么气派,包兆山简直越看越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