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事出突然

化宋 九州月下 1768 字 5个月前

无论如何,王洋所著的书是真的火了,哪怕是乡间的夫子,也会想办法买一本劣质的油印书,看看其中观点,还有些学者编修们,干脆印了一本新书,把《师说》里的观点用自己的理解阐释了一遍,对其中一部分肯定,一部分反对。

但没想到,这引起了巨大波澜,很快又有人著书反对他的观点,这火从书本圈到最后一直烧到了各大报纸上,惹出一番大战。

自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之后,大宋的文坛一直被王安石的王学统治,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赵士程知晓这事后,觉得有趣,干脆把一处还没找到买家的宫苑宜春宛略做修改,做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因为位置靠近东水门,直接起名为东水学宫。

这处学宫每月要交一百文的入园费,提供阅读、抄书的场地,而其中的一处宫殿,直接被改成了辩论之所,只要一百文,就可以使用一个时辰,上去讲学、辩经。

一时间,许多官员称此为德政,不少士子大族将自家的绝版藏书献上,至于那处辩经殿,自然也热闹起来,申请的人成群成队。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因为太子办了这么一个书院,几个大的州治,便蠢蠢欲动起来,太原府、应天府、杭州府、成都府等纷纷上书,表示自己也想办法这么一个书院,来为朝廷添加教化,希望太子应允。

赵士程知道他们只是想要政绩,但这不是坏事,不但同意了,还下了诏书,废除当年蔡京办的三舍法,不再让学校用德行来推举学生,而是让各路在于明年继续开考科举。

一时间,全国震动,赵士程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他喜欢的学说当然也被放在了书院最显明的位置,以至于以前无人问津的化学、数学之类的杂书,也得到不少人的重视。

新观点带来新产出,关于王洋老师的传说又多出许多来。

不少士子更言必称生产关系,语必出生产力,如果不是他们穿的都是士子们爱穿的澜衫,赵士程甚至会产生一种回到大学的错觉。

但他对这种情况是喜闻乐见,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几个发明,而是求真务实的观念。

儒家对于统治的优势当然是极大的,它在很长的时间里维护了东亚的秩序,只是当来到宋朝时,土地被开垦到极至时,这种没有办法继续发展的学说便陷入了内卷,开始去从人性与自我中求得发展。

它的地位在农业时代依然稳固,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他是最利于降低统治成本的办法。

但赵士程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套终是要被留在历史之中,只是需要时间。历史的车轮滚过来时,从不会和人打声招呼,中世纪的教义禁锢那么严密强大,但也禁锢不了人心。

在没有足够的工商业发展出新的阶级时,让他们给新的时代让路,是不科学的。

且等着看吧。

……

十一月时,赵士程去大图书馆巡视了一圈,出来时,他收到报告。

新式的活字印刷术已经研究出来,铜活字坚固耐用,只是旧墨对铜字的附着不好,但新式的油墨却对金属有良好的附着性,这大大提高了正规印刷的效率,从煤里提取的油又涨价了,这个东西终于在点灯之外开发出了新用途。

看到这个消息,他忍不住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