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吴婉转头看着姚三娘道:“既然这个谢禾我们确定跟陈郡谢氏都没一点关系,估计真就是她自己说的那般,在蜀中不出名的丫头罢了。三娘你拿着章先生的对子,这一局,我们一定能扳回来!”
姚三娘听了吴婉这一通分析后,觉得后者分析得挺在理,她点点头,然后让侍女出去宣布,第二轮的比赛是对对子。
她就要在这一场比赛中,让赵禾知道什么叫做知难而退。
诗词会上的对对子的比赛规则并不是只能抢答,还可以指定对手。不过一般没人这样做,万一指定的小娘子没能答上来,可不就算是结了梁子?
不过今日姚三娘偏偏一心想着要让赵禾好看,她哪里考虑自己会不会跟赵禾结下梁子。
当外面的侍女宣读了规则后,坐在雅间的各位小姐们纷纷从水晶帘后站出来,笑闹着聚在了一块儿。
不过此刻大多数的小娘子们的目光都放在了金瑶和赵禾的雅间门口,刚才赵禾的两句诗真是让不少人惊赞,此刻迫不及待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妙人能写出来那样的诗句。
很快,备受瞩目的赵禾那件雅间的水晶帘被里面的人伸手掀了起来,众人屏住呼吸,目光殷切地看着门口。不仅仅是二楼的小娘子们如此,一楼的那些年轻男子更是如此,一个个恨不得伸长了脖子,想看看写出“浪花有意千里雪”的小娘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坐在堂内四个角落的寒水居的护卫们,差点没集体黑了脸。
不过一个走出来的人却是九娘,不论是一楼还二楼的宾客,在看见九娘时,心头一松一紧,就差拍着胸口大口呼吸。
原来还没有出来。
不过赵禾和金瑶没有磨蹭太久,在九娘掀开帘子后,很快并肩走了出去。
当赵禾大大方方地站在雅间门口时,周围那些目光不由全都落在了她身上,不过众人在看见赵禾头上的那顶都快要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的帷帽时,眼中纷纷出现些失望。
“你这出去,怕是大家都恨不得把你看出个洞来,看看你是哪路神仙。”刚才在雅间时,金瑶跟赵禾讲述一番对对子的规则后,当说到各府的小姐们将会走出雅间时,忍不住打趣道。
赵禾一听,便让九娘将自己的帷帽递了过来。
金瑶见状,颇为不解,“二层楼都是江陵城中的各家的小姐们,带着帷帽做什么?再说了,虽说一层楼有男子,不过你就当这诗词会是一年一度的乞巧节?没有人会介意的。”
赵禾当然不是因为担心自己会被人看见,只不过她的身份和如今的环境,这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少点为妙。
虽说江陵城中一般没人认识自己,但总归小心为上,毕竟金瑶也说了,在杏花酒楼的诗词会,是这段战乱的时间以来,第一次盛大的聚会,来的人很多。
赵禾带着帷帽出去时,不论是二楼上的小娘子们还是一楼的那些年轻男子们,都失望极了。
“谢小姐怎么还带着帷帽?”
“难道是无颜才女?”
“啊这可真是可惜了,有才无貌,果然上天都是公平的。”
“谢小姐身上的那褙子的颜色可真好看,也不知道这是在哪家布庄买的料子,真好看。”
“好看又有什么用,她都带着帷帽,也不知道那帽子下面是怎样的一张脸啊。”
……
赵禾走出来不久,就听见周围各式各样的讨论声。
金瑶在一旁不平道:“她们知道什么,说的好似见过你一般。”
赵禾转头眨了眨眼睛,她记得自己才见到金瑶时,后者可不是这么义愤填膺的小娘子,她不由轻笑一声。
金瑶大约还在愤愤不平,没有留意到赵禾的这声笑,那张苹果脸因为自个儿生闷气,腮帮子还圆鼓鼓的,看起来更像是一只苹果。
关于赵禾相貌的讨论声没有持续太久,毕竟紧跟在飞花令之后的对对子的比赛马上开始,各府的小姐们都跃跃欲试。
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便是姚三娘。
“那这一轮就让我来抛砖引玉吧,我想请教的人是谢小姐。”姚三娘恢复了在人前的高傲,看着对面带着帷帽的赵禾笑着说。
虽然点名挑战的事情极少发生,但一出现,必然是引得所有人关注的。更别说这一次姚三娘点的人还是赵禾,如今最受大家关注好奇的人,更是让围观的群众叫好。
赵禾并不是很意外,听见姚三娘叫出自己名字后,她便上前一步,动作看起来优雅干脆。
姚三娘见赵禾“应战”,不由微微一笑,“谢小姐可知,像是我们这样的点名的挑战赛,十个回合后,就能分出胜负,不得向场外求助,看最后谁对上的对子更多,谁就赢。”
赵禾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落落大方道:“请姚小姐赐教。”
姚三娘心底冷哼一声,她看着赵禾这样从容的做派就心生不喜,有意想搓搓赵禾锐气。当比赛一开始,姚三娘便直接拿出章明满早准备好的上联,“以斗量才,问何人能当一石。”姚三娘出口。
这是引用了陈郡谢氏曾极为出名的一人物的典故,谢灵运曾说天下的才共有一石,曹植一人独占八斗,他占一斗,其余人共分剩余一斗。
章明满出的对子,姚三娘很有信心,一般人还真对不上来。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赵禾,就等着后者此刻自己认输。
同时,周围不论是二楼的小娘子还是一楼的青年才俊,大家都算是读书人,在听见这带上豪迈傲气的上联时,没有谁不想做那“才高八斗”的才子,一个个胸中激荡,忍不住叫绝。不过,上联虽出,可在一时间也无一人想出来下联究竟要如何对上才算是完美。
不少人也看着赵禾,想知道她能不能在这限定半柱香的时间里对出来下联。
金瑶看着赵禾着急,姚三娘的对子一听便知道这肯定是出自章明满之手,后者定为了今日的诗词会,准备了不少几近绝对的对子,她是相信赵禾的才华,只不过这些都是章明满花了那么长时间才想出来的上联,如今却是要让赵禾在限定的时间里对出工整的下联,听上去着实有些不公平。
就在金瑶担心时,赵禾的声音已经传到了在场人的耳中——
“如金惜墨,看此日横扫千军。”
既然姚三娘出的上联傲气洒脱,试问天下读书人,那么她的下联就写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个读书人的好文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