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此次领兵,关系重大,无论前线还是朝堂,都要考虑妥当,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后顾之忧。”
天子闻言,转头看向盖勋,叹道:“周卿果真思虑缜密,真良将也,朕准了!”
就这样。
周琦被册封为左将军,戏志才被封为参军事,典韦被封为佐军司马,许褚被封为护军司马。
左将军金印紫绶,几乎已经位极人臣。
须知,就连中二千石公卿也只是银印青绶,只有真正的朝中大员以及公侯,才能佩金印紫绶。
至于更高的印绶,只能是诸侯王了。
周琦接过了印绶,等待朝廷征调兵马,带着天子的诏令,却未第一时间出城,反而在犹豫着是否要去拜访一下袁绍。
自从讨伐黄巾双方有了间隙以后,交往就少了许多,袁氏对于周琦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如今的周琦,金印紫绶,官拜左将军,地位甚至不在袁逢、袁隗之下。
如果此时去见袁绍,对方或许会以为周琦在炫耀,说不定又会起了嫉妒心理。
思来想去,周琦终究深深叹了口气,暗道:“物是人非啊,我们终究都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到了最后,周琦还是决定相见不如不见。
更何况。
他现在得到了天子的器重,如果跟袁氏走得太近,也并不太好。
周琦从雒阳向城外走去,沿途有人看到了他腰间的金印紫绶,全都脸色肃然,纷纷避让。
金印紫绶,哪怕是在权贵多如牛毛的雒阳,仍旧属于不能招惹的存在。
很多人也在猜测,这位年纪轻轻便已经金印紫绶者,究竟乃是何人。
周琦却没有在洛阳过多逗留,而是匆匆返回城外。
他召集了麾下众人,笑着拿出了天子诏书,说道:“志才、典君、仲康,我在陛下那里为你们都求来了官职。”
三人闻言,皆眼睛一亮。
他们都出身不好,如果按照现有的朝廷选拔人才制度,或许一辈子都没可能当官。
当初典韦、许褚战场奋力厮杀,却仍旧属于白身,雄心壮志也被磨平了许多。
未曾想。
此来雒阳,居然会有这种际遇。
许褚把脑袋凑了上来,眼睛骨碌碌一转,问道:“是何官职?”
周琦拍了拍许褚的肩膀,拿出了一封诏书,道:“陛下封你为护军司马,以后我的安危可就要靠你护持了。”
许褚闻言大喜,接过诏书以后,拍着胸脯保证道:“将军还请放心,有我许褚在,定能护你周全。”
周琦又将另一封诏书递给典韦,道:“陛下封你为佐军司马。”
典韦接过诏书,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莫要以为这两位猛将,都是清心寡欲之辈,试问若是换做后世,一位平头老百姓,忽然当上相当于市级一把手的武官,会是怎样的心情。
莫要觉得他们虚荣,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乃是人理常情,真正能够做到无欲无求者,又有几人?
也莫要以为两人官职低。
他们这两个军司马的含金量,甚至要远远高于孙坚讨伐黄巾时期的官职。
虽然都是军司马。
不过典韦、许褚乃是左将军帐下军司马,孙坚只是朱儁这位右中郎将麾下的佐军司马。
很多将军都能征召军司马,但同为军司马,大将军府麾下军司马,与中郎将麾下军司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周琦这个左将军虽然比不上大将军,却要远远高于中郎将,麾下军司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最为重要的是,两人并非周琦征召,而是天子亲自颁布诏书,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
周琦笑吟吟看着欣喜的二人,最后将目光放在戏志才身上,拿出了最后一封诏书。
“陛下封你为参军事。”
参军事这个职位,与军司马雷同,重要性都取决于他们的上官。
就好比历史上诸葛亮麾下的参军马谡,虽然只是区区一介参军,权利却对非常之高。
戏志才接过诏书,对着周琦一拜,道:“若非将军极力争取,我等岂会有此官职?”
典韦、许褚也反应过来,急忙向周琦见礼,以表忠心。
周琦上前一一扶住三人,笑着说道:“你们随我出生入死,岂能始终为一白身?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三人闻言,皆感动不已。
周琦这次之所以执意为属下索要官职,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虽说周琦结恩义于三人,凭借三人秉性,必然不会背叛自己。
但是身为上位者,仅仅以恩义结交下属根本不够,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封官就是最直接的方式。
就好像在原本历史上。
曹操先后封公、封王,除了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以外,也是需要考虑属下的未来。
曹操若不继续往上爬,其麾下那些将领,自然也不能继续得到升迁。
到了那个位置上,麾下将领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会将曹操推上高位。
项弘、黄邵等人,见状却是羡慕不已。
不过项弘跟随周琦以来,几乎都被留在家中,没有什么机会建功立业。
对于此事,项弘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周琦正是因为相信他,才会把后方交给自己照看。
至于黄邵,虽说投了周琦,还帮助官兵攻下了长社,却终究乃是黄巾将领,不好讨要封赏。
黄邵倒也有自知之明,也没有心生怨言。
戏志才问道:“我们都得到了官职,明公可是已经被封为车骑将军?”
周琦摇了摇头,道:“我拒绝了车骑将军的册封,反而让陛下封我为左将军。”
典韦、许褚、项弘、黄邵等人,皆满脸惊讶。
戏志才略作沉吟,继而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据我所知,此前陛下已经册封大长秋赵忠为车骑将军,明公是担心顶替了赵忠之位,会招致记恨吧。”
周琦点了点头,脸色凝重的说到:“赵忠乃陛下宠臣,不宜得罪,否则我领兵在外,彼极有可能会向天子进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