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曹操,现在只是一个临时的杂号将军,还是袁绍所册封,又败给徐荣,损兵折将,无比落魄。
想当初,曹操乃是官宦子弟,前途远大,何等威风。
周琦却只是寒门出身,家道中落,连马匹都买不起,刺杀沛国相王吉以后,还需要曹操赠送马匹逃走。
可时过境迁,周琦这些年虽偶有挫折,总体上来讲却是青云直上,如今更是位高权重。
反观曹操,却是落魄至此。
曹操也有羞耻心,如果此时前去扬州向周琦借兵,脸面却是没有地方放。
犹豫许久,曹操终究还是叹道:“罢了,回谯县募兵吧,想必以曹氏在谯县的威望,亦能招募一些兵马。”
曹操乃与夏侯惇等人返回老家谯县募兵,得千余人,还屯河内。
时孙坚受袁术节制,屯兵鲁阳,被袁术表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孙坚听闻曹操事迹,不由感叹道:“曹孟德真英雄也!”
此时的曹操,虽然败于徐荣之手,却因为时的的确确在与董卓作战,反而名声大噪,被很多人誉为汉室忠良。
孙坚此时要官职有官职,要爵位有爵位,要地盘有地盘,要军队有军队。
他所缺乏的,正是名望。
看到曹操因为讨伐董卓,哪怕兵败以后都能获得如此名望,孙坚也不禁有些心动,打算学习曹操,哪怕孤军奋战,也要与董卓厮杀。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孙坚既然是为了刷声望,当即大张旗鼓命令麾下长史公仇称,带兵前往各地催收军粮。
为了引人注意,孙坚甚至带领属下,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
由于孙坚的大肆宣传,孙坚尚未进兵,就已经被董卓得知。
眼看诸侯皆畏惧董卓兵锋,不敢贸然出兵,孙坚这货居然敢大张旗鼓来攻打自己。
又想到了孙坚当初劝说张温杀掉自己,董卓当即恼怒不已,命麾下将领东郡太守胡轸,主动引兵赴鲁阳与孙坚交战。
孙坚此时正和部属在东门饮酒谈笑,忽闻胡轸遣骑兵来袭,麾下将领都有些慌乱。
孙坚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
眼看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慢起身离开席位,率领将士们不慌不忙进入城内。
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进攻,引兵撤退。
此战,孙坚不战而屈人之兵,胆略可见一斑。
随后,孙坚率豫州诸郡兵讨伐董卓,进军梁东。
董卓见胡轸不能建功,又恰逢徐荣大破曹操,遂遣徐荣、李蒙四处掳掠。
孙坚移兵梁东途中,与徐荣等人相遇。
徐荣麾下全是骑兵,两军交战,孙坚大败,仅与数十骑突围逃走,被董卓的骑兵追捕。
见孙坚戴着红色头巾,徐荣麾下士卒皆大喊:“戴赤巾者为孙坚。”
众军闻言,皆朝着头戴赤巾的孙坚追去。
孙坚见难以逃脱,遂脱赤巾令亲近将领祖茂著之,引走追兵。
徐荣麾下骑兵果然争相追杀祖茂,孙坚这才能够从小道之中逃得性命。
祖茂被追得人困马乏,只能被迫下马,看到旁边坟墓前的烧柱,却是忽然心生一计。
所谓烧柱,也就相当于墓碑,不过却是木头制成。
只因汉代平民没资格建立墓碑,所以只能立烧柱,简单写上死者的名字,代替墓碑。
祖茂解下赤巾,将之绑在烧柱顶部位置,自己却是远离此地,悄悄躲在草堆里。
由于天色昏暗,徐荣麾下士卒还以为那根烧柱乃是孙坚,缓缓包围过来,待发现乃是赤巾以后,才骂骂咧咧的散去,祖茂也因此逃得性命。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却并未灰心丧志。
他一路收集散兵,进占太谷阳人,随后严加戒备,准备伺机再战,以雪前耻。
董卓得知孙坚进占阳人,封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带五千人马,前往迎击。
胡轸性急,麾下又都是骄兵悍将,不怎么服从调令,当即放言:“此去,要当斩一青绶,麾下部将才会听令。”
诸将闻言,皆对胡珍心生恶感。
及至胡珍率军抵达广成,距离阳人城只有数十里。
此时天色已晚,士卒疲惫,战马困乏,本应停止前进,暂且休息。
奈何董卓早有命令,要求在广成住宿,秣马厉兵,养精蓄锐,然后再乘夜进兵,拂晓攻城,以攻其不备,拿下阳人城。
于是胡珍不让麾下士卒休息,而是连夜奔袭,抵达广成。
此时胡珍本来应该养精蓄锐,等到拂晓再去攻城,奈何麾下诸将都非常厌恶胡珍,不愿其建立奇功。
吕布就故意告知胡珍:“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否则悔之晚矣。”
胡珍心急建立功勋,准备连夜攻城。
奈何抵达阳人城以后,才知城中守备十分严密,偷袭不可能成功。
彼时,军队饥渴困顿,士气低落。
再加上是在夜间,没有修建堑壕工事防御。
将士们刚刚解甲休息,吕布又令人于营寨内散布谣言,说孙坚率城中将士乘夜来袭。
黑夜之中,不明真假,军士扰乱奔逃,弃盔甲,失鞍马,十分狼狈。
孙坚乘势出城追击,胡轸全军溃败,部下督华雄被斩。
胡珍出身凉州,统御不了并州的骄兵悍将,再加上吕布等人故意捣乱,这才让孙坚捡了个便宜,大破胡珍。
阳人一役,孙坚名声大起,威望更著。
或谓袁术曰:“孙坚倘若据雒阳,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袁术也担心孙坚不受控制,遂命人断了给孙坚的粮草。
孙坚军中无粮,焦虑万分。
其驻地阳人距离袁术所居鲁阳一百多里,孙坚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
孙坚情绪激动,说道:“吾所以不顾身者,上为国家讨逆,下为将军报家仇。吾与董卓素无仇怨,将军却听信小人拨弄之言,对我起怀疑!”
袁术闻言,不由心中怀愧。
孙坚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如今大功将成,军粮却供应不上。此般形势,岂不与吴起泪洒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同?望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