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两袁相争,田丰出使

“虽有黄巾猾乱于青州,黑山跋扈于冀州,却不足为惧也。将军举军东向,可定青州;还讨黑山,可灭张燕;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彼时,将军据黄河以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不臣,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比及数年,何愁大事不成?”

不得不说,沮授的确文武兼备,腹有良谋,算得上是袁绍麾下第一人,哪怕田丰都有所不及。

他与袁绍今日这番言论,甚至不逊色于《隆中对》。

沮授短短数言,已经为袁绍规划好了未来的战略方向,那就是先东讨黄巾以占据青州,随后剿灭黑山军以平定冀州内患,然后与公孙瓒争夺幽州,再收拢异族之心,占据并州。

如能拥有北方四州之地,再迎奉天子,还都雒阳,奉天子以讨不臣。

若果真如此,以北方富庶以及袁氏名望,再加上占据大义,天下或许真的无人能与袁绍争锋。

沮授今日这番话,也给袁绍雄踞北方四州,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

袁绍才开始也的确是按照这个战略行事,不过当他占据北方,实力开始膨胀以后,就有些飘了。

他先是未能听沮授之言,奉天子以讨不臣,反而让曹操捡漏,给了人妻曹崛起的机会。

后来又不听沮授谏言,执意与曹操决战,最终才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沮授,跟着袁绍却是可惜了。

此时的袁绍,还没有太过膨胀,再加上沮授言语间多有吹捧之意,其闻言当即大喜过望:“先生之言,亦吾意也!”

袁绍乃表沮授为监军,拜奋武将军。

沮授其实与程昱一样,并非很多人印象中的文士,反而始终都是统兵将领。

却说袁绍得到了沮授的效忠,果然如同逢纪所言那般,本来心思浮动的韩馥旧部,也都纷纷心安。

就连冀州原本的甲士,也因为沮授的出面,而迅速归降。

魏郡审配、巨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

袁绍以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及南阳逢纪、颍川荀谌皆为谋主,又有颜良、文丑等以为爪牙,声势大振。

逢纪暗中献计:“韩馥毕竟乃冀州旧主,若不早除,必成后患。”

袁绍闻言,却是迟疑道:“彼让冀州于我,贸然杀之,岂不失天下所望?”

逢纪笑道:“此事易也。”

却说河内朱汉,此前为韩馥所折辱,袁绍占据冀州以后,拜朱汉为都官从事。

有了逢纪暗中授意,再加上两人往日旧怨,朱汉乃擅自发兵围攻韩馥府邸。

朱汉拔刀冲入府内,韩馥仓惶逃到楼上,朱汉抓住了韩馥大儿子,使用棒槌打断其双腿。

韩馥惊恐不已。

袁绍却在此时出现,派兵捉拿朱汉,杀之,而后对于韩馥好生抚慰。

韩馥却心惊胆颤,知晓此前必然乃是袁绍暗中示意,否则朱汉岂敢贸然兴兵前来杀自己?

这次是自己长子双腿被打断,如果韩馥继续留在冀州,恐怕性命不保。

惊惧之下,韩馥当即向袁绍请辞,希望能够离开冀州。

袁绍闻言心中大喜,巴不得韩馥早点离开,却故意挽留道:“此次是我失误,错用小人,让文节受委屈了。文节尽管留在冀州,日后绝对没有人敢加害于你。”

韩馥却是不信,再三请辞,袁绍这才故作遗憾的同意。

却说韩馥逃离冀州,前去依附张邈。

袁绍又派遣使者拜见张邈,当着韩馥的面在张邈耳边轻声说着什么,还时不时转头看向韩馥。

韩馥坐立难安,以为两人是在密谋想要杀掉自己,以如厕为由离去,想到了昔日属下极力劝谏,莫要将冀州让于袁绍,自己却不听。

韩馥心中懊悔,泪如雨下,知袁绍名扬海内,诸侯都要给其薄面,天下已无自己容身之地,乃以书刀自杀于厕所之内。

韩馥既死,也就去掉了袁绍的一块心病。

却说公孙瓒得知袁绍占据冀州,当即派人前来,商议与袁绍平分冀州之事。

袁绍却矢口否认,而且陈兵北方,公孙瓒无奈,只得引兵退却,心中却是恨上了袁绍。

恰逢袁绍与袁术翻脸,表周昂为豫州刺史,公孙瓒当即派遣堂弟公孙越,率千余骑兵到袁术处相结盟好。

此时两袁相争,都想得到袁氏所有资源的支持。

故此,袁术得知袁绍欲染指豫州以后,当即勃然大怒,派遣公孙越相助孙坚攻打周昂。

未曾想,公孙越被流矢所中,死于乱军之中。

公孙瓒大怒,喝道:“余弟死,祸起于绍。”

公孙瓒遂出军屯磐河,准备报复袁绍。

时袁绍初得冀州,人心未定,不敢与公孙瓒争锋,为了消弭此次大祸,将自己此前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于公孙瓒从弟公孙范。

他将公孙范派往渤海,想要通过公孙范与公孙瓒结盟。

时青州黄巾寇勃海,众三十万,欲与黑山合。

公孙越抵达渤海以后,以勃海兵相助公孙瓒,攻打青、徐两州黄巾。

公孙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黄巾于东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半渡而击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人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

公孙瓒携大胜之势,进驻界桥,以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置诸郡县,打算与袁绍争夺北方霸主的地位。

不得不说,公孙瓒行事也的确足够果断,趁着袁绍立足未稳之际,就打算将其吞并。

时有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

刘备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备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见公孙瓒声势显赫,于是前去投靠。

公孙瓒使备与田楷讨青州黄巾,因功封其为平原县令,后与袁绍交战屡次建功,又封其为平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