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袭取樊邓,迁治襄阳

没过多久,便先后传来捷报。

周琦正发愁如何快速攻下两座城池的时候,却见李严排众而出,主动请缨道:“邓县守将,乃吾同乡,与吾有旧。某愿亲入邓县,以三寸不乱之舌说得邓县守将来降!”

周琦问道:“志才,你心中可有合适的荆州刺史人选?”

为了旅游搞发展无可厚非,却没必要歪曲历史,抹黑别人,甚至上升到攻击地方政府以及历史学家的层面。

那些跟在周琦身边许久之人,很多也都外放出去担任郡守之职。

最为重要的是,习凿齿原话却是: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

果然不出周琦所料,袁术纵然心中恼怒,却也不愿因为樊、邓二城与周琦撕破脸皮。

丹阳郡:鲁肃为丹阳郡守,贺齐为丹阳郡都尉,掌五千丹阳军。

“日后彼与曹操交战,若遇到难处前来求援,孤必倾尽全力相助。”

且东汉末年宛城战乱不休,诸葛亮既然是去躲避战火,又怎么可能隐居于卧龙岗?

周琦闻言,亦是暗自点头,不过仍旧走到了地图旁边,手指在襄阳上面画了一个半圆,道:“南阳可以不取,樊、邓必须要拿回来。”

根据唐代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志》记载:“万山……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

其二,重新划分豫章、会稽、长沙、武陵四郡的方案,希望朝廷应允。

周琦好奇的问道:“德珪何出此言?”

万山作为南郡与南阳郡的界碑,再往西南阳郡邓县辖区的隆中,亦为历史上诸葛亮躬耕之地。

如此一来,等到大战爆发之际,这些人很快就能转换成为士兵。

田丰虽然微微皱眉,可是想到了此二城对于拱卫襄阳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多说什么。

周琦当即环顾诸将,问道:“谁肯为孤取樊城?”

周琦当即不再犹豫,写了一封亲笔书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寿春边让府中。

事实却是:一切不利于他们言论的史料,全部被某些人抹黑、否定;一切有利于他们言论的史料,不管出自哪里,都被奉为真理。

作为周琦的谋主兼头号心腹,戏志才自然拥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也绝对值得信任。

周琦沉吟许久,道:“家师如何?”

汉晋南北朝所有的相关史料,都明确记载了诸葛亮躬耕地的位置,就连距离襄阳城,距离邓城多少里,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荆州刺史,事关重大,这件事情只能由周琦自己决定,属下根本无人敢插手。

其一,表边让为荆州刺史。

诸葛亮大姐、二姐都嫁给了襄阳人,妻子也为襄阳人氏,平常交往的朋友之流也都在襄阳。

樊城守将把周琦的话带给了袁术。

莫说是交通并不发达的东汉末年,就算后世交通发达,也不太可能横跨两百多里交友、通婚。

哪怕是戏志才,面对这个敏感的话题,都没敢直接推荐人选。

至于北方靠近诸侯之郡,除了设置郡守以外,都有统兵将领担任郡都尉,唯有徐晃所在的九江郡例外。

他环顾众人,问道:“诸位以为,谁能担任荆州刺史之职?”

樊城位于汉水以北,又与襄阳隔江相望,若能占据樊城,襄阳、樊城、邓县就可以呈三角形互为犄角,襄阳城几乎就牢不可破。

重要的事情完成以后,周琦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人事调动。

甚至于,这里面连流经隆中汉水上下游所有的地名、人文,都记载的非常明确,根本毫无争议。

江夏郡:周旌为江夏郡守,周承为江夏郡都尉,李纹佐之,麾下五千江夏蛮,五千江夏郡兵,周泰任折冲校尉,统帅三千江夏水师。合计一万三千人马。

周琦闻言,不由暗自点头。

周琦又让人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去长安觐见天子,并且奉上了周琦的表文。

邓县若能归降,那么就只剩下樊城了,没有了邓县的拱卫,就算强取也会轻松许多。

夺取樊城、邓县以后,周琦任命文聘、李严为校尉,各自领兵两千,分别驻守樊城、邓县。

许褚:车骑将军府护军司马,掌北军五千精兵,霍峻佐之,只听车骑将军调遣。

“襄阳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既为兵家必争之要地,亦连接东西南北之交通,若把车骑将军府迁至襄阳,既能稳定荆州局势,也利于日后究竟攻入益州,何乐而不为?”

其中一段写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眼看众人皆沉默不语,周琦无奈,只得挥退众人,单独留下了戏志才。

其实但凡只要稍微了解历史,有点正常人的逻辑思维,都知道谁对谁错。

某些人自诩为帝乡,争诸葛亮,争刘秀故乡。

除此之外,还有南阳郡境内的阴县、樊城、蔡阳等地,也都并入了后世的襄阳。

蔡阳,正是光武帝刘秀起兵之地,也是被某些人顶着南阳名头争夺的地方。

这次大规模的人事调动,完全打乱了原有的官僚体系,让荆州以及北方而来的官员,留在扬州任职,原本扬州籍的官员,调到了荆州为官。

蔡瑁:官拜水军都督,征召五千荆州水军,由蒋钦佐之,只听车骑将军调遣。

九江郡:徐晃为九江郡守,兼任中郎将,把本来在周承麾下的三千北方精锐调拨给徐晃,并且在九江本地征召两千郡兵。周瑾为横江校尉,掌三千淮河水师。合计八千人马。

庐江郡:杜畿为庐江郡守,张辽为庐江郡都尉,统帅五千庐江郡兵。

周琦:车骑将军、扬州牧、安丰县侯,独揽荆、扬两州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