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扶着黄盖坐下来,感叹道:“昔日孤与孙文台神交已久,敬重其乃当世豪杰,只是苦于彼为袁术所惑,因此与孤始终处于敌对方。”
就在此时,袁谭已经带着军中最好的军医过来了。
袁军进入地道者,皆被溺死。
果然不出周琦所料。
更何况,城中守军守城压力本就很大,如果此时有人妖言惑众乱了军心,纵然换做袁绍也绝对不能容忍。
正是为此,别看袁绍占据五州之地,辖地人口不计其数,实际上能够调动的粮草却没有多少。
袁绍抬头望去,却见黄盖后背布满了鞭痕,虽然已经上过药,却仍旧鲜血淋漓。
此次袁绍南征,时间的确太过仓促,积累还不够深厚。
未曾想,周琦早就有所防备,使用翁听之法探听到了袁军挖掘地道的方向,而后于城内穿地横截之,待地道挖通以后,乃灌水入其中。
“未曾想,我等自投刘备以后,就不得重用。”
“其子孙伯符亦算孤子侄,彼若愿率众来投,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反观袁军,又要攀登城墙,又要手持武器,根本腾不出手携带盾牌,自然是伤亡惨重,
荀攸见此计不成,打算采取最笨也是成功率最低的攻城办法,那就是以井阑作为掩护,让袁军士卒携土石泥丸以填沟堑,想要铺上一条直通城墙上面的道路。
袁绍眉头微皱,显然有些不太高兴,可是出于对二人智谋的信任,终究还是决定从其言。
好不容易斩杀公孙瓒大破黑山军,却又要安置将近百万的黑山贼寇,期间也消耗了无数钱粮。
周琦知晓井阑太过笨重,移动不便,在袁军攻城结束撤兵之际,派出精兵猛将杀出城中,猝不及防之下将所有井阑全部摧毁。
只不过,张飞算得上是刘备逆鳞,黄盖不凑巧正好触了刘备霉头。
沮授、荀攸对视一眼,最后还是沮授率先开口,道:“大王还需谨慎行事,请容许末将前去探探黄公覆口风,以防有诈。”
袁军付出了惨痛代价,好不容易登上城墙,却发现根本不能建功。
袁绍抬头看向跟在袁谭身旁的壮汉,不由眉头微皱,道:“此乃何人?”
正是为此,袁绍攻打徐州之际,才将袁谭带了过来。
果不其然,袁绍见井阑虽然被毁,却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于是又命人连夜打造。
周琦又命人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被砸毁,袁军不得存进。
反观城中。
袁谭作为袁绍的长子,如今更是担任青州刺史之位,既是几个儿子之中战争经验最多之人,也距离徐州最近。
袁绍作为过继给袁逢的袁氏庶子,身份地位自然比不上袁术,这才被其处处拿捏。
不过这一次,由于城中配备了许多盾牌,井阑的作用大大降低。
袁绍见寻常攻城之法难以奏效,遂向荀攸问计,荀攸道:“郯县守军仰仗城墙优势,弓弩手可以从高处射击,天然占据射程优势,我军攻城死于弓弩者不计其数。”
若不能在暴雪降临之前攻克郯县,等到气温降下来以后,大军出征的成本可就要翻上数倍。
“彼时,孤必然上奏天子,表尔等为此战首功!”
袁谭道:“其中缘由,且让黄将军亲自告知父亲。”
袁绍看到长子袁谭,不由眉头微皱,问道:“汝不去军中坐镇,见孤所为何事?”
“大王可命人打造与城墙齐高之井阑,于井阑之下安装轮子,上设弓弩手,则可掩护大军攻城。”
就这样,袁绍等人躲于屏风之后,沮授、荀攸召来了黄盖,轮番与之谈话,询问了许多有关城中的军情,黄盖都是一五一十尽数告知。
荀攸亦是说道:“孙策早不投降晚不投降,偏偏在吾等进退维谷,急需一股打破僵局的力量之际投降,也未免有些太过巧合了。”
周琦知晓袁绍肯定还会下令打造井阑,为了防备井阑之上弓弩手的射击,急忙令人连夜打造盾牌。
袁绍知晓刘备性格,若说起无故下令鞭打部将,袁绍却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