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选才弊端,学术会议

戏志才神情微动,道:“主公莫不是觉得,如今的选拔人才制度有所瑕疵,想要以王会之事作为引子,重新制定甄选人才的规则?”

可寒门再不济,至少也是衣食无忧,就好比周琦自己,祖父甚至还是乡啬夫,家族在乡间颇有名望,有钱读书,酒肉不断。

或许是母亲的死刺激到了王会,再加上庐江郡推广教学,王会不管生活多么艰苦,仍旧耕读不辍,终于凭借自己的刻苦以及聪慧,逐渐有了些许名气,最终甚至进入了庐江书院。

周琦可不想如同孙策那样,本来有着大好的前程,却死于刺客的刺杀。

周琦刚刚占据扬州的时候,由于手下人才储备不足,再加上担心贸然更改选拔人才的制度,会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仍旧沿袭了两汉时期的选拔人才制度。

最为重要的是,各地重要官吏,几乎都是世家子弟,真正出身寒门者大多都只是担任最基层的小吏。

王会无奈,只得继续朝着山上走去,沿途遇到了书院内的学子,也都对其指指点点。

他知道,周琦亮明身份以后,书院内的学子必然会拼命表现自己,若是能够入了大将军之眼,庐江书院的学子也会受到重用。

戏志才虽然比不上周琦,却也差不到哪里,否则根本没有闲工夫读书。

“我想让院长召集书院里面的学子,顺便把王会也邀请过来,一同探讨一下何为孝。”

周琦颔首,深以为然。

王会非常珍惜这次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此更是没日没夜的苦读经书,这才有了今日成就。

王会刚刚抵达书院门口,就被浑身肃杀的甲士拦了下来,看向王会的眼神中满是审视,喝道:“汝可是庐江书院学子?”

严格意义上来讲,老夫人的确饿死在家中,却也怪不到夫妻二人身上。

周琦问道:“乡间传闻,王会在冬天饿死其母,是否果有其事?”

只是母亲饿死这件事情,已经成了王会的心病,每每想到此事都会无比自责。

“纵然事情有什么隐情,王会终究饿死了其母,已经背上不孝之名,主公用他反而不美。”

言毕,王会拿出了书院的书信。

“不若明日等到王会妻子单独出门之时,我们再去拜访,或许能够打听到一些隐秘。”

陈温没有出言拒绝,而是问道:“大将军的身份,是否需要保密?”

说到这里,王会妻子已经泣不成声,周琦、戏志才、典韦三人也都脸色动容。

她咬着嘴唇沉吟半晌,终究还是拜道:“诸位贵人有什么疑惑,但问无妨。”

因为老夫人知道,若是带上自己这个拖油瓶,一家三口绝对都熬不过这个冬天。

与此同时,张辽也带着两千甲士来到了庐江书院,将兵马驻扎于外,自己带着些许亲信来到了大将军身旁。

好在王会及其妻子年富力强,找了一些活计,倒也能够饥一顿饱一顿,勉强活下去。

到时候,就算周琦所讲的话别人能够反驳,但是碍于周琦这位大将军的身份,也未必敢多说什。

王会妻子沉默许久,才眼中含泪的说道:“母亲虽然的确是被饿死,却非我夫妻二人所为,乃是母亲为了节省粮食,主动绝食。”

这也是为什么,在老夫人饿死的那个冬天,屋内时常传来压抑的哭泣声了。

王会妻子听到这里,本来暗淡的眼神,却是忽然出现了些许亮光。

就这样,老夫人饿死了。

然自江夏到庐江,周琦治下虽然算得上是政治清明,却仍旧有些难以根除的弊端。

然而,那个时代想要找到活计并不容易,甚至没有工钱,只是每天管一顿稀饭,让人勉强饿不死就行。

陈温看着脸色严肃的周琦,不由心中忐忑,出声问道。

安慰了王会妻子以后,周琦也并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而是又派人前去探查其言语的真实性,甚至还找到了当年雇佣夫妻二人做工的雇主。

至于典韦,在乡间至少也是一霸,自幼衣食无忧,还能吃上酒肉,否则也不至于长得如此威武雄壮。

他已经背负了太多,若不能抓住这仅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些年的刻苦读书,岂不都成了一场空?

王会来到了指定场所,却是发现这里的气氛严肃的有些可怕。

他抬头朝着最前面望去,当看到了院长身边的那几道身影以后,不由心中大震,继而暗道:“果然是因为他们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