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徐庶让吴懿所递交的投名状。
不仅仅是吴懿,其族弟吴班亦非常人。
徐庶叹道:“若吴懿投降被杀,东州人氏必然心中惊恐,将会不惜代价死守成都。”
现如今,刘璋重用东州人氏,吴氏的地位更是直线攀升,也怪不得会被赵韪记恨。
此言落下,无论是东州军还是张任部下,亦或是赵韪部下,尽皆满脸愕然。
至于吴班,作为吴懿的族弟,投降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如果是大将军周琦占据益州,也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毫无疑问,东州军对于刘璋的忠诚远远不够,作为东州人氏领袖的吴懿振臂一呼以后,他们只是略微犹豫,当即纷纷呐喊出声。
赵韪早就想杀吴懿,此时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咬牙切齿的说道:“杀便杀了,能有何事?”
刘璋闻言,颓然坐下,双目无神。
徐庶一把按住赵韪,将之拉到了旁边,轻声说道:“将军既知吴懿之地位,可知将之杀了以后,会有何等后果?”
其父与前益州牧刘焉相交莫逆,因此在刘焉入蜀之际,携带全家老小跟随左右,也成为了刘焉的心腹。
若是换做周琦统治益州,他们的日子或许更好过。
奈何,赵韪早就有所防备。
“将军麾下虽有三万兵马,想要攻打成都,兵力却也有些捉襟见肘。”
“赵将军无奈,只得引兵围剿,将张任及其部下尽皆杀死。”
说服赵韪以后,徐庶走到吴懿身旁,笑着说道:“将军能够弃暗投明,何愁大事不成?”
“葭萌关之险,天下皆知,若彼据城死守,纵有雄兵十万,恐怕亦难攻克。”
邓贤权衡利弊,知晓刘璋大势已去,叹息一声,终究还是开城投降。
再加上擅杀降将的确并非义举,而且他们作为益州人氏,也知道益州百姓这些年生活有多么难,因此也陷入了迟疑之中。
“吾与赵将军不愿继续侍奉此无信、昏庸之辈,愿举义兵尽皆归降大将军周子异,诸位可愿与吾共图大事?”
“如此看来,吾等有此下场,终究还是技不如人,落入了先生的圈套之中。”
吴班投降以后,阆中县令霍峻,第一时间率军进驻葭萌关,控制住了益州境内的这座险关。
吴懿麾下部曲都是东州军,对于吴懿的命令自然不敢违背纷纷停手。
<div class="contentadv"> 至于张任麾下,多为益州军,却是不听吴懿的命令。
吴懿亲自入城劝降邓贤。
赵韪闻言,却是手按剑柄,目露杀机。
吴班之父吴匡,也就是吴懿的族叔,曾经乃是大将军麾下部将,与袁术等人都是故交。
“孰轻孰重,还请将军思量!”
张任尸体刚刚被带走,城中忽然传来了喊杀声。
“大将军却是雄主,心系天下百姓,绝不会纵容不法之徒践踏律法,欺压百姓。”
“冲啊!”
徐庶让赵韪把江阳作为最后一个平叛县城,目的就是为了与严颜内外夹击符节,好打开巴郡进入键为郡的门户。
“更何况,此番若将军能助主公夺取益州,功劳之显赫无人能及,只要将军心中有百姓,难道还会再畏惧东州人氏?”
徐庶略作沉吟,继而说道:“如此也好,我与赵将军且随吴将军一同前往吧。”
“至于邓贤、泠苞,皆乃益州名将,亦非好相与之辈,有他们驻守符节以及德阳,亦难克之。”
更何况,有赵韪、吴懿投降在先,两人就算也都献城投降,也不会背负骂名。
最为重要的是,有了赵韪作为内应,大将军周琦攻下益州几乎已成定局。
至于东州人氏,也知晓刘璋暗弱,并非明主,否则历史上法正也不会私下勾结刘备,想要献上益州了。
当邓贤看到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又是赵韪、吴懿统兵以后,顿时吓得肝胆欲裂。
“若时间拖延下去,等到刘璋继续调兵前来,如之奈何?”
王商拜道:“使君英明,某愿为使!”
“某亦愿往。”
就在此时,一道晴朗的声音传来,众人视之,却发现说话之人乃是法正法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