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不满

现如今,周继已经被明确立为世子,地位几乎不可撼动。

周继相信以父亲的手段,绝对已经把陆氏弄得服服帖帖,才会重新启用陆骏。

如此一来,父亲把陆逊派到自己身旁,可就有些蹊跷了。

诸葛亮提醒道:“主公此举,既是为了敲打陆氏,亦是想要世子与弟弟以及陆氏缓解关系。”

“若陆伯言此后跟在世子身旁,能够忠心耿耿,勤勤恳恳,那么以前的事情就当做没有发生过吧。”

周继目光闪烁,心中暗道:“想要揭过此事,怎会如此简单?我倒也想看看,陆逊那厮值不值得我留下陆氏!”

很显然,从小在周琦面前耳濡目染,周继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货色。

他可以饶过自己那位当时还不懂事的弟弟,不过对于陆氏仍旧怀恨在心,如果以后掌权,未必不会清算。

只不过,周继在面对诸葛亮的时候,仍旧表现的宽宏而又儒雅,笑着说道:“孔明之言大善,若陆伯言以后为人本分,吾自不会计较以前之事。”

诸葛亮看了周继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

被任命为荆州治中以后,诸葛亮也就没有太多时间待在周继身旁,反而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不得不说,诸葛亮在处理政务方面,的确有着非凡的天赋。

庞统二十二岁刚刚被征辟为襄阳郡功曹,所处理的政务还没有荆州治中繁杂,就已经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有不少错漏。

诸葛亮却是不同,虽说才开始处理政务的时候比较谨慎,比较缓慢。

可是在翻看了许多较为机密的卷宗,从中学习到了理政经验以后,诸葛亮处理政务的能力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提升。

当陆骏、陆逊父子二人抵达襄阳之际,诸葛亮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居然已经慢慢游刃有余。

陆逊抵达襄阳,前去拜见了周琦以后,就没有在此过多停留,当即与周继、许褚、周瑜、庞统、陈武等人一起,前往成都赴任。

至于诸葛亮,此时却被周琦当做老黄牛使用。

只不过,周琦征辟诸葛亮为荆州治中,还引得许多人不满,甚至有人直接劝谏周琦,言荆州治中之位实在太过重要,诸葛亮尚且年轻,又无执政经验,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也不怪许多人心中不爽。

要知道,治中本就属于位卑而权重的职位,特别是荆州治中,重要性甚至比许多所谓的将军更甚。

治中,全称治中从事史,主众曹文书,以及州内选署之事。

由于襄阳位于荆州治所,如果周琦称帝,荆州刺史边让其实就相当于司隶校尉,那么作为荆州治中的诸葛亮,也就相当于司隶校尉府功曹。

司隶校尉权势之盛,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帮助司隶校尉处理大小事务的功曹,比周琦曾经所担任的都官从事,地位不知高了多少,纵然是朝中高官也不敢怠慢。

如今的楚国其实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权,荆州刺史与司隶校尉职权基本等同。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身为荆州治中,还有选署之职。

汉代使用察举制度,需要地方官吏举孝廉,那么这些人所举荐的孝廉是否有资格担任孝廉,自然还需要考核。

治中,就是考核之中的重要官员,甚至能够影响到地方一州官职的调动与任免。

若换做其余时候,治中基本都与刺史穿一条裤子,地方官吏只要搞定了刺史,刺史也不愿在举孝廉这件事情卡人脖子。

毕竟,刺史虽有监察之职,终究也有族人,世家大族互相举荐人才已经成了惯例,没有愿意打破这种默契。

以前虽是边让主管这些,可边让何等身份,对于地方官吏所举孝廉考核并不严格,只要名声不坏基本不愿与人为难。

如果换成了自外地而来的诸葛亮,对方真想要做些什么事情,那么荆州境内的世家大族可就非常难受了。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世家大族,都觉得诸葛亮未必敢在这件事情上作妖。

就连汉灵帝都难以撼动这种传统,况乎小小孔明?

饶是如此,他们也希望把荆州本地的士子推上治中之位,为此甚至下了许多功夫。

未曾想,最终却被诸葛亮这个外来的年轻人摘了桃子,自然引得许多荆州本地的世家大族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