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却不吃这一套。
他可是从溃兵那里得知,吕威璜正是自持勇武与黄忠交锋,才被斩于阵前,导致了这场大败。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高览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当即喊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之智而不在勇。吾为兵马主帅,岂可徒逞匹夫之勇?”
“反倒是黄将军作为领兵将领,此举却是让某大失所望!”
听着高览这番话,黄忠不由怒从心起,喝道:“贼将休逞口舌之利,且在手下见真章!”
言毕,黄忠当即领兵冲阵。
高览本来还打算继续与黄忠打嘴炮,好给方才溃逃的袁军拖延时间,却没想黄忠性子居然如此急,一言不合就引兵冲杀。
高览无奈,只得与之交战。
不过高览并非率军一股脑往前冲杀,而是发挥出了骑兵的机动性,不断迂回与楚军交锋。
黄忠麾下虽然也有骑兵,却只有千余人,若是抛开步卒与袁军交锋,未必能够占据优势。
高览且战且走,黄忠有心与之大战一场,却仿佛是一拳打在空气中,感觉有力无处使。
战不多时,黄忠已经杀到了文聘屯兵的那座山下,负责防备文聘趁机下山的那股骑兵,也是早早与高览汇合。
黄忠、文聘合兵一处,有心继续追击高览,可是想到了诸葛亮的叮嘱,只能满心不甘的对着文聘说道:“军师有令,接到仲业以后不可恋战,即刻撤兵!”
文聘自然没有任何意见,道:“既如此,我们现在就撤吧。”
未曾想,方才还是一个怂包的高览,看到黄忠、文聘打算撤走,反倒是率领麾下骑兵追了上来,不断在后面骚扰叫骂。
黄忠大怒,正欲率领军中仅有的骑兵前去冲杀,却被文聘拦了下来。
“高览此举,正是想要激怒将军,拖延我军撤退速度。”
“若吾所料不差,高览早就将这里的战事告知淳于琼,要不了多长时间,淳于琼必然引兵前来驰援。”
“袁军势大,若我等恋战不走,等到淳于琼领兵杀至,再想撤退可就不容易了。”
“毕竟,淳于琼麾下骑兵可不在少数。”
黄忠闻言,不由心中凛然。
直到此时,他似乎才明白,诸葛亮为何让自己救回文聘以后就即刻领兵撤退了。
黄忠也并非不听劝之人,说道:“若放任高览在后面骚扰,也会影响到我军撤退速度。”
<div class="contentadv"> “某亲率麾下骑兵前去断后,仲业且率领步卒先行撤退。”
文聘有些担忧的说道:“军中只有骑兵千余,高览麾下却有三千骑兵,若被缠住,将军可能脱身?”
黄忠闻言,却是傲然一笑,道:“区区高览,何足挂齿?彼若真敢引兵阻拦,某必斩其首级!”
文聘虽然相信黄忠的能力,却仍旧叮嘱道:“将军虽勇,亦需小心谨慎。吾观高览此人临危不乱,用兵颇有章法,不愧为河北名将之名。”
“一旦步卒撤离,需即刻领兵回返,且勿恋战!”
黄忠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仲业勿忧,某自省得。”
定计以后,黄忠当即寻得一处道路狭窄之处,率领麾下骑兵在此阻拦追兵。
高览看到在狭小道路上建立防线的楚军,不敢贸然冲击,只得引兵在后遥遥观望。
黄忠见状,脸色罕见的有些郑重,暗道:“这高览用兵谨慎,果然难缠。”
高览看着前面阻拦的楚军,心知对方步兵肯定已经撤退,却是有些心中不甘。
他屡次派兵试探性的发起进攻,却都被楚军击溃,思来想去以后,终究还是打算死死吊着黄忠这千余骑兵。
要么等到淳于琼亲率援军杀至,要么等到黄忠领兵撤退,在空旷的地段再对他们发起进攻。
高览谨慎,却并不代表胆小懦弱。
此前不愿与楚军交战,乃是因为兵力不占据优势。
现在却是不同。
对方步卒已经撤退,只留下千余骑兵断后,高览自信凭借麾下三千骑兵,在空旷的地方与之交锋,哪怕对面主将乃是黄忠,也无需畏惧。
他相信,相比起南方拼接出来的少量骑兵,河北骑兵战斗力更加强悍。
黄忠与高览僵持的时候,也在暗自计算着文聘的行军速度,等到他们大致撤到了南襄夹道以后,也是领兵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