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严颜回巴地

“只要都督不乱,汉西郡就稳若泰山!”

陆逊的这番话,可谓是给了周瑜一针强心剂,让几乎被压的喘不过气的周瑜,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别看他刚才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稳定人心,心中的却有极大压力。

因为他此时的抉择,可谓是赌上了楚国的国运。

陆逊的话,彻底坚定了周瑜的信念。

他起身对着陆逊郑重一礼,道:“多谢伯言为吾解惑。汉西郡,绝不会落入曹操之手!”

襄阳,楚王府。

却说诸葛亮初战大破淳于琼,而后退守宛城,等到袁绍领兵抵达叶县以后,愤怒之下差点斩了出师不利的淳于琼。

好在颍川派系众官吏极力劝阻,甚至就连高览都为淳于琼说话,才让淳于琼保住了性命。

饶是如此,淳于琼也被打了三十军棍,官职亦是连降三级,最终被派去押运粮草,好戴罪立功。

初战失利,虽然极大折损了袁军士气。

只是袁绍决心已定,想要趁着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于是仍旧坚持南下。

他本以为,诸葛亮等人退守南阳郡治宛城,定然会死守城池,与自己在此大战一场。

却没想到。

就在袁绍抵达宛城的前一天,诸葛亮却是下令将南阳郡治焚毁一空,而后领兵撤退。

袁绍看着成为一片废墟的宛城,不由勃然大怒,继续引兵南下,居然一直打到了樊城。

樊城与襄阳隔江相望,乃是襄阳北部门户,周琦自不可能将之拱手让人。

现如今,樊城、邓县、襄阳三座城池呈掎角之势,又有水军在汉水之上策应,袁绍纵然分兵围困樊城、邓县,却也久攻不下。

就在双方交战正酣之际,来自成都的一封书信,却让周琦大惊失色。

他没想到,郭嘉、马超居然策反了属国境内诸羌,六道羌人尽皆叛乱,甚至占领了白水关,还围困了成都。

楚国众文武得知这个消息,全都震惊无比,不少人都建议周琦速速发兵驰援成都,以解益州之危。

甚至于,就连徐庶、贾诩、田丰等人,也都建议周琦务必要重视益州战场,免得后院起火。

<div class="contentadv"> 面对众人的劝谏,周琦并没有说话,只是死死盯着书信最后面的那段话。

“孩儿失察,以致六道诸羌皆叛,成都被围,益州局势大变。”

“然依孩儿愚见,益州叛军不过疥癣之痒,只要能够守住成都,叛军粮草匮乏,必然不战自退。”

“孩儿虽才疏学浅,然文有士元,武有仲康叔父,愿立军令状,必能守住成都,击溃叛军。”

“之所以写信给父王,并非是为了求援,而是希望父王能够信任孩儿,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与袁本初的决战之上。”

“好儿不死,益州绝不会有失;孩儿若不幸战死,仍有诸位弟弟可继承父王基业……”

反复看着周继让人送过来的书信,周琦拿着信的手忍不住有些颤抖。

他虽是一方枭雄,终究也是一位父亲。

他当初能够坦然把周继派到徐州作人质,乃是断定周继在那里非但不会有事,反而就会受到历练。

现在却是不同。

属国六道皆反,叛军已经围困了成都,被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就在城中,周琦如何不担心?

沉默许久,周琦把书信折叠起来,而后将其缓缓放在怀中,目光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马超策反属国诸羌这件事情,就连周琦都没想到,因此倒也怪不得周继。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接受现实。

这段时间与袁绍交战,楚军虽然有樊城、邓贤、襄阳三座城互为犄角,并且依仗城墙之利,多次击退了袁军的进攻。

然而,楚国兵力毕竟太少,袁军又久经训练,进退有据,日夜猛攻樊城、邓县,周琦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当今战局紧张,周琦的确没有余力顾及益州。

只不过,相比起麾下文武,周琦对于益州局势仍旧保持着略微乐观的心态。

除了周继那份言之凿凿的书信以外,其麾下还有庞统、许褚、周瑜、陆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