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
他拔出佩剑,看都不看倒下去的杨威尸体一眼,随后厉声喝道:“命夏侯元让领兵断后,其余众人随孤撤回营寨!”
兵法云:军行百里而争利者蹶上将军,五十里而争利者军半至。
曹操麾下兵马虽然只在夜间行军二十里,可行军强度却丝毫不亚于行军百里者,之所以没有人掉队,也多亏了距离不太远。
曹操如此着急催促行军,乃是想要早点支援夏侯渊。
却没想到,他非但没有听到夏侯渊胜利攻入城中的消息,反而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噩耗。
曹军之所以能够支撑到现在,也是在行军途中被不断鼓舞士气,所有曹军都知道,只要辛苦今天晚上,就能攻破阳平关,继而占据整个益州。
那个时候,所有有功将士都会受到封赏。
正是因为能够看到即将到来的胜利,曹军哪怕急行军了二十里,却仍旧能够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若夏侯渊果然攻入城中,他们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只可惜,夏侯渊兵败被俘,余者要么战死要么投降,这很显然是益州军设下的一个圈套。
信念崩塌,心里憋的那口气也就泄了,将士们士气一泻千里,哪里还有斗志?
曹操正是洞悉了这点,才不敢继续领兵逗留于此,甚至不敢前去救援那些跳河的曹军士卒,只想着尽快撤退。
他也希望,阳平关守将会比较谨慎,在城内事情尚未处理完毕的情况下,不敢率兵冲杀出来。
否则以曹军现在的状况,必败无疑。
之所以让夏侯惇引兵断后,也是为了给予益州军足够的压力,让对方不敢轻易出城追击。
城墙上,周瑜看着曹军已经变换阵形,显然是打算撤退,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些许笑容。
魏延沉声道:“都督,是否要出城追击?”
周瑜道:“再等等!”
不多时,大部分曹军已经掉头开始撤退,周瑜不再犹豫,喝道:“传我命令,出城杀敌!”
“嘎吱!”
“嘎吱!”
<div class="contentadv"> “嘎吱!”
城门大开,已经被安上新绞索的吊桥也被缓缓放下,早就以逸待劳的益州军在许褚、魏延、董袭、潘璋的带领下,全都引兵杀出城去
轰隆的战鼓声响起,刚刚下令撤退的曹操,却感觉像吃了屎一样难受。
撤退命令下达不久,早就士气全无的士兵们此时只想着撤退,如果朝令夕改,让士兵们再次返身与益州军交战的话,麾下将士必然不愿。
如果此时不返身奋力一战,等到益州军全部冲杀出来,曹军必然溃败。
曹操完全没有想到,身为后辈的周瑜,对于战机的把握居然如此精准,不由气得咬牙切齿。
只不过,曹操终究乃是枭雄,很快想出了断尾求生的计策,当即让人传令给夏侯惇:“务必死守吊桥附近,大军撤退不到一个时辰,不许撤兵!”
曹操相信以夏侯惇的忠诚,必然会坚定不疑的执行这个命令。
而夏侯惇麾下的兵马,也是跟随对方许久的部曲,很多都是从谯县征召的同乡子弟,忠诚度也毋庸置疑。
让他们固守吊桥北端,能极大减少益州军兵多的优势。
不过此战过后,夏侯惇麾下部曲必然会伤亡惨重,这种伤亡哪怕曹操都会心痛。
可事已至此,曹操只能选择这么做。
果不其然,当夏侯惇接到了曹操的命令以后,哪怕明知此战凶险,却仍旧率领麾下两千部曲死守吊桥。
未曾想,就在夏侯惇死守吊桥的时候,周瑜却是派人坐船直接渡过了护城河,随后两面夹击夏侯惇。
夏侯惇麾下将士虽然都悍不畏死,奈何双方兵力差距摆在这里,而且对面还有许褚、魏延这种猛将。
双方厮杀半个时辰,最终夏侯惇只能惨败而归。
周瑜仍不罢休,命令许褚、魏延等人继续追击曹军。
益州军接连经历两场大胜,士气已经攀升到了顶点,而且又是以逸待劳,体力明显要超过曹军。
许褚所率领的兵马,又大多都是善于夜间狩猎的本地人,翻山越岭都是常态,很快就追上了体力不支的曹军。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