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民乃本源

“学生记下了。”

这日,崔言之在虞敏德这里学到了如何爱人,如何看待功名利禄与个人幸福的相关性,并受益终身。

“只是学生不解,若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无意义,我们又何必苦读科举奔赴官场?”

四十多年前,他也有这样的疑惑,他的想法或许是同面前的少年一样。

虞敏德收敛面上的情绪,从摇椅中坐起来,严肃地看着崔言之,道,“那你且说说,你这是为谁苦读,为谁科举?为谁奔赴官场?”

“是为自己求功名利禄?还是为陛下?或是为百姓?”

他一声声的反问,令崔言之沉默下来。

因为这三者,他皆有。

自启蒙时他便被灌输要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有了功名自然就有利禄。但随着他渐渐长大,明白忠君爱国,是以也为陛下,为中周。再后来,他见过民生疾苦,便真真切切明白,他应为百姓。

虞敏德并不等他回答,“你为自己,没错,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性使然罢了。”

“你为陛下也没错,君子当忠于陛下,精忠报国。”

“但若你只是为百姓,为师就不得不高看你一眼。”虞敏德说着指向院中的花,道,“那些花,年年开,年年落,年年新,这是自然规律,天道轮回,凡人庸庸逐利禄,求功名,成霸业,到最后换来的不过是史官记录的几页纸罢了。”

“它们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任由后人评说,可你须知自古王朝兴衰,百年更迭,你我是挡不住历史进程的,正如你策论所言,朝代能否传承千秋万代,岂是只靠一位明君而已?”

崔言之被这番话震住,但又不得不用迟缓的意识,艰难地去尝试理解,是以他总算从中品出些不对劲,“老师……”

虞敏德并未被他打断,反而神情愈加严肃凝重,“为师今日教你,民乃本源。”

民乃本源……

民乃本源……

崔言之怔住,久久难以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