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把这些军队训练出来的的,就这十万人配备的四轮马车的费用,那就是个天文数字。
可皇帝开口了,萧琦也不好反应太过激烈。
只得向赵眘行礼:
“回父皇,儿臣不是不舍得这十万军兵,只是这十万人是这些年四处征战的骁勇军士。
这些人战场上厮杀的多了,处事过于简单粗暴,不适合做城防这样天天与百姓打交道的事情。
若是那样,恐将横生枝节,反倒违背了留下他们家的初衷。”
赵眘和众大臣听了也觉得萧琦说的在理,但是心中又觉得不能把这十万军兵留下而失望。
萧琦看到赵眘和众大臣眼中的失望,觉得不做点什么也不行,这么强力的国家机器全都握在自己手中并不是好事。
虽然皇帝信任自己,但是免不了其他人四处说些怪话,这些话在某一个时间点被引爆,会对自己非常不利。
于是萧琦提出一个建议:“陛下,儿臣有一个办法,既然那些百姓不愿常胜营离开。
索性就将那十个常胜营的驻地,扩建成十个训练基地,以后那里便是常胜营的新兵训练营。
而且每年江南各地的城防军,都可以轮番进入其中轮训,不知陛下与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原本没能留下这十万常胜营,心中失望的赵眘和众大臣,听了萧琦的话,顿时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那些大臣们一直觉得,常胜营之所以战无不胜,那一定是萧琦在军队训练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既然现在镇北王愿意让大宋各地军队,与常胜营一起参加训练,那就是镇北王萧琦并没有吃独食的打算。
接下来朝堂上的气氛就融洽多了。
大家开始热烈讨论江南诸多地方的军队,如何轮番进入这是个训练基地进行轮训的事宜。
财大气粗的赵眘直接大手一挥:“建设这是个训练基地的银钱由国库来处!”
众大臣也知道,现在的大宋国库已经丰盈的四处淌银钱了,也全都赞同没人反对。
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了。
朝廷发出圣旨,下发到十处州府,说这些常胜营的驻地,将会建成大宋十个军士训练基地。
不但常胜营不会走,这些地方还会变成常胜营的新兵训练场,不仅如此,这是个训练基地还将负责训练大宋朝各地的各军前来训练。
这是个地方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才算放下心来各自散去。
随着十个州府,常胜营军事训练基地开始建设。
儒生作乱和各地百姓要常胜营留下的的事情逐渐平息。
萧琦又被别的事情搞的焦头烂额起来。
原因很简单,以前无论造火炮还是抛石机,只要有熟练的铁匠木匠就可以完成。
现在因为蒸汽机被研发出来,加上萧琦给出的让这些工匠研究火车头,还有织布机等一系列机械的制造。
使得原本的那些工匠,无论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还是脑洞大开的程度,已经完全跟不上这些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
工匠们技艺的滞后,和思想的停滞不前,使得萧琦现在心急如焚。
在他看来很容易就能想到的东西,这些工匠就是想不到。
焦急之余,萧琦也想明白了。
这些工匠之所以想不到,而自己又觉得这些东西很简单,是因为自己曾经接受过前世系统的教育。
虽然那样的教育在前世总是被人诟病,但是如今萧琦也很明白,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
可能在前世那种竞争激烈的世界中,那种系统教育不算完美,但是到了这近千年前的世界,那样的教育体系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
萧琦首先想到的,就是前世的那些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
现在的那些工匠太缺少系统教育了。
他们以前也许凭借祖辈的努力,在某一项技能上比较出众,他们就全靠着这点手艺过着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