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一行人如此的张扬,可是令这一次的负责人户部的郎中高读书十分的不爽,他说道:“我行人做事,但求低调,这般招摇过市,成何体统?耍猴子戏吗?”
高读书这般说了以后,兵部的这一位官员,还有都察院的御史,也都纷纷的附和。
这确实不符合他们的设想,在他们的设想之中,那就是悄悄的把钱送去就行了,而且如此的高调张扬,也不方便他们从中上下其手。
这一笔钱自从到了皇帝那里,就被这些人给盯着了,许多人都涶谗欲滴,这可是一块大肥肉,哪个人不想咬上几口?
当前由户部的国库搬出来,这些人就开始干活了,已经马上就有了分润和分成,在这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规矩,形成了惯例,这些人拿到钱以后,他也都知道如何打发,上下打点,皆大欢喜。
所有的人都摊上一份,所有人的都贪污,这就不叫贪污了,这叫做行规,这么多人都贪钱,这就意味着皇帝知道了,也只能够忍气吞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叫法不责众,总不能把整个朝廷的官员都一网打尽吧?这可不是太祖皇帝的时候了。
太祖皇帝的时候,有哪个官员敢说撂挑子不干的?而现在这些当官的,只要皇帝稍微做得不好,朝廷稍微做得不好,他们马上就撂挑子不干,让你官都没人当去。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当官,而是一种以进为退的手段,逼皇帝就范,这就像后世那些刁民以辞职来逼迫上司就范差不多,现在是朝廷有求于这些官员,希望有这些官员来这里维持局面,而不是这些官员们争先恐后的想来这里当官。
像许建强,能分他一万两,已经是高配额了,如果不是他初来乍到,大家不知道他的深浅,只怕未必就回会有一万两。
这一笔银子,从国库出的时候,可是有五十万两,但是被他们这一截留和分润,上下其手,马上就变成了二十五万,当然书面上这里还是五十万两。
他们这群人把这些银子押进了杨嗣昌的大营的时候,杨嗣昌已经率领着他手下的官兵,在大营的门口进行迎接。
这既是皇帝的特使,又是送银子来的,即使杨嗣昌他再清高再骄傲,也必须拿出应有的礼仪来。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财神爷啊。
而且这一次皇帝也都学聪明了,这就是在没有出发之前,他们就高度的宣扬,让营里面的官兵都知道,皇帝送来了五十万两的军饷,不单止把拖欠的全部都发放了,还会有另有赏赐,这令士兵们非常高兴,就像过年一般。
杨嗣昌等人看见这种情形,也是非常的欣慰,他虽然饱读圣贤之书,也对各种兵书倒背如流,了如指掌,但是真正带兵以后,他才发现有这么多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千丝缕,千条万条,最终归根到底,也只能算一条,这就是缺钱缺粮的问题。
如果他们没有缺粮缺钱,他们就不会如此的被动,如此的捉襟见肘了。
要知道他可是兵部尚书,真正的兵部正堂,掌全国兵马,带着尚方宝剑而来,但是对于下面的这一群骄兵悍将,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方也都不太鸟他,他手下的天津大营,兵已经将近了十万,但是只能用一盘散沙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