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向地方征召粮草,说白了就是等于抢劫,士兵们有了这样的权利以后,就像放羊,他们撒着欢儿去征集粮草,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到了这一步,秦良玉也明白,她想象中的军民一心,共同对抗敌人,就是她想象中美好的东西,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就连地方的百姓都不太支持她。
得不到地方百姓的支持,秦良玉非常的惶恐,她打了这十几年的仗,因为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她的名声也都非常的好,想不到现在居然地方的百姓都不欢迎她,不支持她,令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秦良玉部虽然退往的忠州,退往石柱,但是看着越来越少的手下,还有不足的粮响,这令她满怀忧虑。
想不到大明的国势,崩坏的如此之快,以眼前的形势,大明是没有办法在南方跟华夏军对抗,川人自古对抗外来入侵之敌,只能依靠山形地势之险,把敌拒于川外,如果破关而入,这麻烦就大了,想要把他们赶走,这就非常的困难。
秦良玉一直都认为,自己为国为民,上保国家,下保黎民百姓,应该会赢的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和尊重,地方的官员会竭尽一切的所能帮助于她,谁知道对方根本就不支持于他。
是的,秦良玉作为地方最大的实力派,也是大明的功臣,居然得不到地方官绅的支持。
世风日下至此,令人感叹,人心不古。
这也与华夏军的手伸过来有关,华夏军的大军还末杀到,但是他们的说客可已经抢先的来临了。
他们的说客可是信誓旦旦的向这些乡绅们保证,只要向华夏军投降,就可以保存性命和富贵,如果跟华夏军对抗,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这些说客,是以前的流寇或者是奢崇明等人派来,只怕就会被这些地方的乡绅,直接的就绑了起来,扭送官府或者说当场杀掉。
但是对方可是来自华夏帝国,对方已经控制了整个江南,实力非常的强横,这就令地方的人不敢乱来,反而对他礼遇有加,纷纷向这些说客和使者们表示愿意与华夏军合作。
既然与华夏军合作,就不会与大明合作,就不会与秦良玉的部队合作,他们想获得地方的支持,这就难了。
深陷内忧外患之中,这令秦良玉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想不到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国奋战,牺牲了这么多的百姓和子弟,居然让国家走到了如此之地步,本来秦良玉就为目前的困境而忧虑不已,谁知道她即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就是陈述仁、冉世杰(冉氏族长)等人纷纷找上门来。
与他们同来的,还有石柱军中的大小将领上百人,几乎就是白杆兵和石柱土司的主力,他们的骨干和核心人员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