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要命的关头,又发生了鸡鸣寺之变,这就令刘家军军心大震,方寸大乱了,崇祯皇帝认为这一切都是好兆头,好的开始,只要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大有可能,今年就可以拿下山东,明年就平定刘寇之乱。
正值此时,就是他们的钦天监也都送来了大好的消息,自从刘寇乱起以后,大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特别是他们主管鬼神命运之说的钦天监,一直称,风不调雨不顺,不是好年景。
但是现在则不同,今天钦天监就上书朝廷,告诉皇帝,现在那是紫薇帝星,光芒大盛,三大凶星,贪狼、破军、七杀锋芒大弱,黯然无光,这是大喜之兆!
听到了这些情报,崇祯皇帝可是非常的高兴,虽然鬼神之说过于虚无缥缈,但是毕竟是好消息,毕竟是振奋人心的事情。
而且好消息还有,自从许建强自从朱燮元那里得到一个准信,他说必须在雨季才能跟华夏军决战。
所以他就一直请了一批老农在研究天气,看看北方的第一场春雨,什么时候来。
这时候,这些人也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认为,综合种种的气象条件,今年第一场雨,会比往年来得早。
自从计划雨季作战,许建强就命令他们赶制和购买大量的蓑衣,以便供部队在雨季出征的时候穿着。
这些情报综合起来,就称得上是形势一片,大皇帝都有些高兴。
华夏军乃是火器部队,他们大量的使用火器,这也就意味着雨天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不便,所以朱燮元、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相继都做了约定,那便是只能选择在雨季跟华夏军进行决战,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决战,很快就会展开。
其实雨天打仗,对军队来说都是非常惨的一件事情,士兵们冒雨作战,很容易受伤和伤寒,非战斗减员都非常的大。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稍微受一点轻伤,都可以造成是大伤,然后死亡,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走投无路,朝廷也不会选择这一种方式。
皇帝的旨意已经下给了三位大帅,那便是授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当他们认为可以出兵的时候,不必向朝廷请示,当即的出兵。
其实朝廷现在部署在山东附近的三大重兵集团,已经是大明最后一支部队了,而且每一支部队人数都超过二十万,都相当于以前一路的主力,三路合击,可以给敌人以巨大压力。
皇帝和朝廷相信,只要任何一路得手,他们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为了打这一场仗,大明已经进行了全国的总动员,他们是真正的总动员,在他们实际控制区内,能够用的兵能够调用了。
甚至地方的差役和豪门家丁,也都纷纷的被他们调遣,用于支援前线的战争,比如说运送物资等等,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人人参与的地步,基本上每一户人家,都有人参与了这场庞大的战争中去,无数的人,家破人散,剩下的大多是逃走,可以说整个北方已经是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