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洪承畴他心里面在想,如果他率领着这几十万大军,投靠了华夏军,对方会许他一个怎么样的职务?
他手上虽然有几十万大军,但是这些兵,基本上都是当兵吃粮的,只要给予他们荣华富贵,估计他们不会介意称呼谁做爹,他们一向的做派,就是有奶便是娘。
但是此事,事关重大,他们两个都不敢擅专,然后再自己亲信联系上,他们秘密的进行了一次会面。
在大明朝廷的律法里面,像他们这样级别的将领私下会面,算是违反朝廷律令,被朝中的御史知道参上一本,这是掉脑袋的下场。
这叫相互勾结,图谋不轨,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们两个敢私下串联,自然就是事出有因。
他们底气所在,也是有几十万大军在手,现在的大明,那是真心的变了,变得是皇帝要办一件事,还得求他们这几位大将。
甚至洪承畴和杨嗣昌,他们想的东西都更加的远了,他们想的就是,既然大明的天下,都是他们保的,是不是可以把他们的富贵与朝廷连在一起,可以效仿东晋的王以司马,共治天下的格局,变成朱、洪、杨共治天下呢?
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也并非多虑,按照历史上大多数的往事,大多数功臣和武将,最终都没有好下场,最终不免是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结局。
他们两个不想兔死狗烹,自然就得考量以后的事情了。
这官乃是真心的不好当,打不赢敌人,担心会被皇帝砍了脑袋,也担心会被敌人砍了脑袋,就算是打赢了,也都担心皇帝会过桥抽板,卸磨杀驴,把他们给灭了。
洪承畴和杨旭昌,因为他们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会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双方一个眼神,马上就勾结在了一起。
他们两个私下里秘会,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不想走上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的结局,最终就必须把自己的军权掌握在手。
同时也都必须向皇帝要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自己努力以后所获得的报酬,也算是自己的保命符。
他们认为,如果事成之后,交出兵权,很即使保得住自己的富贵,也保不住子孙的富贵,最好的方法就是仿效云南沐家,掌握兵权,镇守一方,藩屏大明,听调不听宣,可以确保自己的富贵之余,自己子孙的万代富贵也可保,这才值得为之努力。
所以他们认为,可以要这个职务,可以向皇帝要更多,只要他们联合起来,要的东西就可以更多。
当然他们也不能明着来要,否则只怕会招来另外一条罪名了,这便是要挟皇上,勒索朝廷。
如果是朝廷自己肯给的这就不同了。
所以在他们两个私下串联以后,他们马上就答应了皇帝的使者,表示会尊重朝廷的决定,以最快的速度,组建起一支新的大军,将最迟会在半个月之内就出发,攻击济南,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攻下济南,灭掉刘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