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父子,他们有很高的胸襟和气度,能容自己,并不代表别人也都能容,如果还在此事进行纠结的话,指不准他连修明史的活都保不住。
要知道,这可是一件非常抢手的活,许多人都会在盯着,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这样的优差。
静云公也想著书立说,还是那一句老话,他想保证官方对大明合理的一个评价,这就算自己对大明最后的一点忠心。
静云公在喝完酒了以后,一再的拒绝了刘布的挽留,坚持的要马上进城,要以最快的速度,为崇祯皇帝举行了葬礼。
刘布看见留不住,便把自己的金牌拿了出来,并且派出了一名亲兵卫队的队长,让他带着静云公去。
静云公大喜,这里目前还是刘布的地盘,许多事情,没有他点头,一定是办不成,现在刘布给了他金牌,还派出了亲兵队队长协助办理,这就意味着他可以动员非常多的资源,如果有人刁难,有人捣乱的话,也可以调动军队,进行镇压。
当然静云公他不是想搞事的人,他只是想好好的把这一场葬礼搞好,让先帝一家入土为安,之后就安心的研究学问,安心的编篡明史。
静云公作为大明的官员,食大明的俸禄,所有的功名和风光,都来自大明,对于大明是有很深的感情,而不是像钱谦益、吴宗达、张至发等人。
他们那些人,听说大明灭亡了,只是叹息了几句,唏嘘了几句,他们更是听说皇帝一家子死了,也都不敢去收敛其尸体,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等待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这件事高高的挂起,希望能将自己摘出去,试问这一种人,又有什么忠义可言?
静云宫一路的进入了京城,在刘布亲卫队的开路之下,打着刘布的旗号,一路畅通无阻,所到之处,所有执勤和执行封锁的官兵,连问都不问,直接的就放行。
京城沦为了战场,这里应该是人间地狱才对,但是静云公发现,这里相当的平静,没有他想象中的尸山血海,浓烟滚滚的场面。
华夏军的士兵,四处在执勤,街上的百姓很少,但是也都没有他们想象中的满地尸体,满地垃圾的场面,相信华夏军早已经把街上死的人,都给拉走,还有能力把街上的垃圾都给清走了。
战乱之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杀人放火,但是京城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没有被焚毁,这说明华夏军很有克制,一切都处理的非常的好。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