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秦文启后,穆空青同他爹娘说了明日去寻周夫子的事。
孙氏与穆老二自然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去的。
穆空青想了想却道:“我明日且在家中等等吧,夫子说不准会叫人来家里接我。”
既然都从秦文启那儿传话,而不是找个主事人,例如之前的秦管家上门,那就证明对方定然是不想引人注意的。
若是对方想要避开的人恰巧也正盯着穆家,那穆空青一届平头百姓,也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从门外一站,再大咧咧地敲开周府的门,还不是什么都露了个底儿掉。
所以穆空青揣测,既然对方特意同秦文启说是“一大清早”,那八成是已然有了什么谋划,至少不大可能叫他这么大咧咧地上门去。
当然,若是猜错了,那了不得就是错过了“一大清早”这个时间,晚些上门罢了。
事实证明,穆空青抓重点的本事,还是非常过关的。
私塾定下的早课时间一贯是卯时三刻,因此,穆空青也习惯了卯时起床的日子,哪怕是年节里也不例外。
因此,在穆家小院的大门被敲响时,穆空青已经衣衫齐整,正借着烛光研读周秀才年前叫予他的几篇策论。
冬日里太阳出得晚,现下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
穆空青开门时,穆老二与孙氏的屋内也亮起了灯。
站在门外的人穆空青瞧着有些眼熟。
那人见穆空青正打量他,当即理了理衣领,将自己的脸露了出来,轻声道:“小公子,是先生吩咐我来接您的。”
正是常在周秀才书房伺候的小厮。
穆空青并未马上应答,只是点了点头。
那小厮见状又是一笑,抬手翻过衣领内侧,上身微微下倾,好叫穆空青方便看见。
穆空青定睛望去,绣在衣领内侧的,是个精巧的“博”字。
穆空青略带些歉意地冲小厮一拱手,又去同他爹娘说了一声,这才在孙氏的叮嘱中跟着那小厮出了门。
外头还是漆黑一片,寒风凛冽的正月里,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呜咽的风声中,夹杂着几乎微不可闻的脚步声。
那小厮体格健壮,直接将穆空青抱在了怀中,口中低声道:“冒犯小公子,还请见谅。”
穆空青并不在意,只是将衣领向上拉了拉,遮住了自己大半面容。
他们走的并非是穆空青往常去私塾的大道。
小厮抱着穆空青,先是往穆家所住的巷子深处走去,接着又拐进了一条小巷里。
他的步子走走停停,时慢时快。
绕是以穆空青的记性,也被绕得有些晕乎。
也不晓得过了多久,那人才终于在一扇木门前停下。
笃笃两声。
那木门悄无声息地打开。
进了门,穆空青的双脚才终于落了地。
那小厮引着他走了几步,穆空青才发现,这里的位置离周秀才的书房极近,只需穿过一片竹林,便是周秀才的书房了。
此刻书房内的烛光不算明亮,透过窓纸,隐隐可见一人影立在桌边。
小厮只将他带到门口,轻敲了两下门,得了里头一个“进”字,便将门推开了半扇,对着穆空青做出“请”的手势。
穆空青冲那小厮微一颔首,悄声入内。
“老师。”
穆空青见到那立在书桌边的人,当即恭声行礼。
自打周秀才将那封信交到他手上之后,穆空青私下里便改口唤他老师了。
“坐。”周秀才给他递了杯热茶后道:“你应当也知晓了。”
屋内的火盆像是烧了许久,烘得整个屋子暖融融的。
穆空青接过热茶,抿了一口,一股热流涌向四肢百骸。
“老师,我不大明白,为何定要今年下场?”
入室弟子和合作者,这二者之间的分量绝不在同一位置上。
穆空青不觉得周秀才会因着秦家的原由,就如此仓促地让自己下场。
“你可还记得三年前黄河决堤?”周秀才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先问了这么一句话。
三年前,穆空青也就四岁多。
若他当真是个孩子,那八成是不记得的。
“记得。当时村人已经预备上山避难。清溪县运气好,未曾受到洪水波及,再下游的几个村镇县城却是遭了灾。”
也是那场灾难,让穆空青对自己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了大致的估算。
周秀才淡淡道:“河堤贪腐案事发了。”
穆空青呼吸一滞。
穆空青对那场灾难的全部了解,都来源于穆家村那些日子里的风声鹤唳。
每逢大灾大祸必有难民。
许多地方长官为保政绩,都会拒绝难民进入城镇。
无法进入城镇的难民就会在旁的地方寻求生路。
好一些的沿途乞讨,恶一些的落草为寇。
穆家村没有高墙厚瓦,又害怕有难民为恶,村中便组织起了青壮男子,轮流在村口守夜。
那段日子里,有地窖的人家便睡在地窖旁,没有地窖的人家便在井中吊着木盆,生怕出了事无处躲避。
不过据穆空青所知,历史上黄河泛滥本就是常事,究竟是堵之一字本就不得长远,还是旁的原因,他现下也难以定论。
“三年前的那场祸事,当真是人为?”穆空青下意识想到的,便是这事。
他虽未看到过邸报,却也知晓此事少说也当涉及近千条人命。
若是人为,却要等到三年之后才突然事发,实在叫他齿寒。
周秀才摇头:“是与不是都不要紧。秦家收到消息,彻查贪腐一案的钦差已经自京城出发了。”
“钦差出京奉的是密旨,查案却不是。待县署公布考期之后,钦差抵达清江府的消息,应当也就瞒不住了。”
穆空青大致摸到了些头绪:“老师是意思是……这清溪县令,当真有这么大的胆子?”
穆空青虽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却也知晓科举舞弊是何等严重的大罪。
这清溪县令同李家是得有多要好,才敢顶着掉脑袋的罪名,在考场中对他动手脚?
县试时,确实是由县令做主考官不错,可主要负责监试与阅卷的,却是县中的儒学署。
谈不上绝对公平,只是若是动手脚,则需要打通的关节太多,犯不上冒这个风险。
周秀才轻笑:“清溪县令同李家的关系,可不是普通的官商勾结。”
“你与秦家的联系已经叫李家警觉了,若是再拖下去,真叫他们查出什么来,保不齐就要狗急跳墙。”
周秀才话锋一转,复又问他:“我先前予你的那些策论,你可都看了?”
穆空青点头。
策论这一项于他来说,反倒比四书文更简单些。
到底是曾经吃过前人智慧结晶的人,论起政治敏感度,穆空青的起点比多数人都要高得多。
唯一的问题便是,他现在消息闭塞,对国家大事的了解,几乎全部来源于周秀才。
“你既已都看了,这些时日便可自己动笔写一写了。”
“如无意外,在县署公布考期之前,钦差抵达清江府的消息便会传出。届时你再去礼房报名,便无人再敢动作。”
语毕,周秀才起身,将桌上一摞装订成册的东西递给了他。
穆空青接过一看,正是近些年的邸报并一些策论题。
“待你过了县试,今年四月便可前往府城。”
“届时,我会让周勤与你同路。”周秀才道:“带上秦家交予你的东西。”
周勤便是今天早晨将他接来周府的那个小厮。
眼看着天色将明,周秀才也不多留他,直接唤了周勤进来。
临走前,穆空青忽然想到了自己昨日的疑问,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昨日,为何要由秦家的人告知我此事?”
周秀才身边有周勤这样的人,昨日却让秦文启那么大咧咧地上门,这是图什么呢?
周秀才话头一顿,难得显出几分恼怒。
“你既已知晓,还不快走!”
穆空青印证了心中的猜测,笑得好不得意。
那天夜里投入他房间的信封中,装着两封信。
一封是他入门的“凭证”,叫他一直悉心保存着。
而另一封信,他在看过之后却将其毁了个彻底。
被毁了的那封信上,写的便是一桩本朝轶事。
前朝末年,有一周姓小子,因被宗族驱逐沦为流民。后追随□□皇帝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成了本朝的三大开国功臣之一,获封国公爵位,并得御赐“安”姓。
但据穆空青所知,现在的大炎朝,可是一位国公都没有的。
尤其是安国公自请除爵一事,甚至被编成了戏文,时不时便会出现在说书先生的口中。
要是他没猜错,这消息怕是由秦家率先得知,然后同时告知了他,还有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周家。
同时,这也带代表着,真正处在旋涡中无法脱身的,是秦家,而不是他的老师,周行博。
也是直到这件事情被印证,穆空青才真正地对周秀才交付了全部的信任。
之前的穆空青不是不信周秀才这个人,而是不信任周秀才的立场。
有时人的肩上担负着的责任,会让他们必须做出某些选择,哪怕这些选择会违背自己的本意。
不过破船还有三斤钉呢。
先前的安国公府何等显赫,现下又怎么可能在朝中半点故交人脉也无?
而那些隐约透出的不凡,估计这也就是这些年来,清溪县中的地头蛇们顾忌周秀才三分的原由了。
穆空青到家时,天边初初泛起了鱼肚白。
穆空青抱着一叠邸报,一到家就又开始了闭门苦读的模式。
孙氏瞧着心疼,忍不住同穆老二抱怨:“前些日子就是这样,好容易熬过了考校,正说年节里可以松快些呢。可这还不到十五,怎的又用功上了。”
穆老二倒了壶热水给自家媳妇,念叨了句:“咱村里那几个皮小子,日日里被爹娘追着打骂都不肯念书。咱家空青肯用功,你只管高兴就是。”
孙氏提了热水就往穆空青屋里去,心里头却总也不得劲。
穆空青正在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