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城里变得拥挤了,这么多年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新建的楼房少之又少。这边的人娶妻生子不说,回来的知青也是拖家带口,要么挤着住,要么就得出去租房子,又是笔大开销。
还有就是找工作的问题,以前在地里干活赚公分养活自己和媳妇孩子,回城后光靠久不见的亲人也难免生出些嫌隙来。
再说,这个年头大家也都是勉强饱腹,一人工资养活一家子,恨不得把钱掰成两三份来用,猛地要多养几个人,不知道引起多少家庭矛盾。
十余年足够改变一切,知青回城后所要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
有能力的托关系找工作,没能力的能咋办,陆续就演变成跑到村里收鸡蛋收菜回来城里街道卖,什么东西都有。
市里有心要管也管不了,总不能阻了那些人的生路,活活饿死吧。
最高兴的莫过于城里人了,她们平时买鸡蛋买菜都要凭票限量供应,家里老人小孩想多吃点还得偷偷摸摸去换。
这下好了,又可以光明正大去买东西,价钱便宜还不用票。
苏晓燕就被对门的梁婉拉着去那自发形成的市场买了好几次东西。当然,她都这一刻等了好久,自然是去探听情况的。
新市场比较小,两道七七八八摆着各种农家产品和零星其他东西在卖,多数是原先的知青,他们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已经抛开原先的思想,能够很好地在这谋生了。
利润自然是有的,像苏晓燕经常卖东西给陈三,也知道这些行情,鸡蛋比黑市那边要便宜点,但比起收上来的价钱还是有赚头的。
除了迫不得已和胆大的,其他人都还在观望,他们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偏见地觉得做生意迟早会被抓。
梁婉可兴奋了,连着买了不少东西。见苏晓燕逛下来一圈手里也提了一篮子东西,她笑着说:“哎晓燕,我看这知青回城反而是我们日子变好了,买什么都方便,再也不用去供销社那边排队抢了。”
“下次要是还来,咱就互相喊着一起。”
“好,这些东西咱平时都要吃的,以后来的机会多得是!”苏晓燕点头应下,接下来她和陈三还有合作,经常得来这边看考,和梁婉一起也没那么明显。
夜晚陆沉听苏晓燕说起今天去市场的事,他难得说了下工作上的事:“我们前几天开会也提到这个问题,管是很难管的,索性就不管了,但目前那边还是有人在看着,随时维持好秩序。”
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陆沉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以后这样的形势怕是会保持下去,市场里肯定会赚钱,会有越来越多人投入进去。
“大势所趋吧,我今天去那边看到还挺热闹的,价钱和供销社差不多,不用票这点就已经很吸引人了。”苏晓燕笑着说,“像那些鸡蛋、青菜还有肉,家家户户都需要,我今天也买了不少。”
陆沉点头说:“以后怕是像供销社这些都会走向没落。”
这一年来为了照顾咚咚,晓燕已经很久没有回供销社那边上班了。
如果供销社真的开不下去了,以晓燕的能力,他再帮忙下应该也能找到份好工作。就算找不到,他也是能养这个家的。
苏晓燕不知道陆沉心底都想到这些去了,她还在感叹陆沉的敏锐。
确实是在后来,不少人下海经商,利润可图啊。
那头陈三也是个敢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