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帝台艳宦 青草糕 1867 字 6个月前

赵朴于正阳门前长跪陈冤,公然宣读奏章一事很快便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酒楼茶肆,众口纷纭,满城风雨。

不仅仅是因为他一介清官满身是血的样子太过惊人,更是因为他念的那些奏章,大多是普通人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百姓们虽然对那些公卿侯爵是何作为有个大致印象,但毕竟也只是道听途说,如今被赵朴一字一句有理有据地念出来,才不由大骇。

一时间民怨沸腾,京城内的高门朱户皆是大门紧闭,若非必要,绝不轻易出门。

“刘钧!”太后将那些奏折摔到他脸上,怒斥道,“谁给你的胆子,竟敢私自对赵朴动手!如今朝野上下皆是弹劾你的奏折,你让我如何保你!”

“娘娘,老奴冤枉啊!”刘钧跪在地上直呼,“便是借奴婢一千个胆子,奴婢也不敢随便杀人啊!何况那是赵朴,又不是随便哪个贱民,奴婢便是与他积怨再深,也不敢在京畿就动手啊!娘娘您是了解老奴的,老奴向来只听您和陈家吩咐行事,也不认识什么杀手,怎么可能杀得了赵朴?分明是那赵朴怀恨在心,污蔑老奴!”

“你说你冤枉,有人信吗!”太后冷笑道,“送赵朴回来的商队已全部盘问过一遍,口供全部对得上,他们是亲眼看到有人追杀赵朴,及时出声制止后将他送到了京城里,是他不肯去医馆,非要在正阳门闹事!”

“那杀手也没抓住,没有证据证明是老奴指使啊!”

“现在是不是你指使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赵朴要让天下人觉得是你指使!”太后在殿中踱了两步,坐回椅子上,深吸一口气道,“他故意在正阳门前念奏折,念的都是什么?念一个弹劾你的,念一个弹劾陈家的,念一个弹劾你的,念一个弹劾吴家的,念一个弹劾你的,念一个弹劾宋家的……你还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吗!”

“娘娘,娘娘,这一定是赵朴故意策划的!老奴实在冤枉啊!”刘钧爬到她脚边,哀哀道,“这件事赵朴一个人一定做不到,肯定还有别人相助,说不定就是寒门那帮官员贼喊捉贼,除掉老奴的同时,还不忘把各位大人拉下水,搞得京城中人人自危,他们才好趁机上位……”

他说到这里突然噤声。其实赵朴近来弹劾都是以他和陈家为主,吴家和宋家之流,都是许久前的事情了,他这次把吴家宋家等捎上,显然是为了分散百姓的注意力,把陈家降到和其他世家一个等级。如此一来,他赵朴便成了最大的众矢之的。想到这里,刘钧不由一个冷战。

“娘娘,又出事了。”柏翠急匆匆跨过门槛,“午门外聚集了一大群各部官员,拿着一张按满指印的请愿书,要求陛下彻查呢。”

“各部官员?”太后吃了一惊,“居然不止都察院?有多少人?”

“确实是各部都有,不过品级都不是太高。”柏翠迟疑了一下,道,“约莫二三十人。”

二三十个各部官员,这阵仗也不小了。今日原本是休沐日,什么事都该明天上朝了再说,他们如此急不可耐,不知究竟想要干什么。

“父亲那里有什么指示?”

柏翠躬下身子,在太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刘钧抬起头,死死地盯着柏翠,唯恐她说出什么他不想听到的话来。

太后正沉吟间,小皇帝来了,身后跟着垂首侍奉的戚卓容。

“母后,儿臣听说午门外群臣闹事,该如何是好?”他跑到她身边,抱住她的胳膊,微微仰头,“朕要出去吗?”

事到如今,再冷处理只会更糟。要是得不到回应,寒门这帮人不知道会不会又去民间散布什么流言。

“你随我去。”太后起身,“万事有我应对,你不必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