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行长”(二)

韩警官 卓牧闲 2611 字 3个月前

“并入信用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用社的分红实在不尽人意,股东不答应。八百多个股东,涉及近千家庭,他们不答应不满意跑营业厅来理论,一样可能引发挤兑二是信用社一样需要准备至少一亿资金,用于防止并入之后有可能发生的挤兑。

信用社有这么多资金么,没有!怎么办,只能申请中央专项借款。国务院和人行同样有规定,不得把清理农基会的风险转嫁给信用社或其它银行。也就是说这笔款要由镇里去借,且不说能不能借到这么多,就算借到一亿借款产生的巨额利息由谁承担。”

方峰不懂金融,不过基本上听明白了,脱口而出道:“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停,一停就出乱子。”

“差不多。”

李晓蕾点点头,意气风发说:“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有执照,没有被取缔的威胁,并且可以同业拆借。我们基金会有储户、有贷款客户,有营业厅、有金库,经营四年多积攒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在风险管控上,我们的不良贷款率一直控制在28这个水平,哪个有执照的银行能跟我们比。

既然关不掉,既然整天提心吊胆,为什么不去申请执照,为什么不把基金会变成一家真正的银行?而且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邮政储蓄在良庄只吸储不放贷,信用社虽然放贷但银根很紧,良庄企业有着很迫切的融资需求。”

“李鬼”要当“李逵”!

“山寨银行”要申请执照变成真银行!

罗红新被搞得啼笑皆非,看看众人,回头提醒道:“晓蕾董事长,你这个是想法是好的,基金会各项工作做得确实也比较好。但银行营业执照不是其它执照,省里都没权批,要去,向银监会提交申请,何况也没这个先例。”

“申请是比较麻烦,不过总比坐着等死好。”

李晓蕾走到他身边,把材料翻到第七页:“您看,农村商业银行,并非没有先例。江南成立三家,两个月前挂牌成立的。”

确实有先例。

不过这个先例一点都不容易,1996年国务院有个指导性文件,1998年人行开会决定选11家农村信用社进行统一法人治理改革。

开银行谁不想,谁不积极,结果手续难办,直到2000年总理召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座谈会才促使农村商业银行诞生,又过了两年才变成现实。跟马拉松似的申请六七年,最后真正申请到的就三家。

“晓蕾董事长,这是在信用社基础上申请建立农村商业银行的先例,基金会跟信用社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罗红新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关键这事太不靠谱,可能性几乎为零。

“罗书记,我咨询过,我感觉只要县里支持,只要您支持就有希望。”

“你需要县里怎么支持?”

“您看,这是成立农商行的条件,只要县里支持,我们完全能在两年内满足这些条件,甚至现在就可以申请,一级一级申请。”

申请成立农商行的农村信用社有效资产要大于负债,资产总额要在十亿以上!

看到第二条,其它条款基本不用看了。

一亿就搞得上上下下提心吊胆,十亿还得了。就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你跑马圈地去其它乡镇开营业厅,把有效资产搞到十亿,银监会也不一定批。

“晓蕾同志,我不是不支持,是需要考虑考虑,研究研究。”这不是有没有魄力的事,这是会惹出大麻烦的,罗红新可不敢答应。

以前“非法集资”一亿多,现在要“非法集资”十亿不敢答应很正常,一口答应才不正常呢。

李晓蕾并不失望,坐回到自己位置上,诡秘一笑:“罗书记,各位领导,我们基金会为什么能够坚持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涉及资金够多,上级知道这件事很难办,一时半会儿取缔不了。如果我们涉及资金更多,多到更取缔不了。如果县里支持,市里同意,省里没意见,银监会他不可能不认真考虑。”

政法委书记彻底服了,哭笑不得说:“晓蕾董事长,这是开银行,不是建设项目,先上车后买票风险太大。”

“正常情况下风险大,不仅存在资金风险,还存在法律风险乃至政治风险。但我们情况特殊,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山寨银行,是农村合作基金会,现在是要求取缔,取缔文件下来之前合理合法,可以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官司打到最后只能怪中央朝令夕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