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朝堂上的纷争(求订阅)

“赵忠、张让、孙璋、侯览、程旷、韩悝、宋典等中常侍通贼叛乱,一律斩首,家产充公!”

“西园军右校尉淳于琼醉酒误事,致使叛军入城,斩首示众,以敬效优!”

众人无不震惊,这回陛下算是动了真格的了,居然对皇后、皇子、外戚、十常侍一齐下手。

他们多少年想动十常侍而难有寸进,而如今,十常侍却一齐倒台,连同大将军何家,这两大势力可以说是世家权臣们的两大对头,也是制衡、阻碍他们更进一步的两大障碍,今日一齐落幕。

至此,所谓的十常侍只剩下了蹇硕一人。

不少朝臣们蠢蠢欲动,眼露热切之色,如果能够扳倒蹇贼,那么阉患就彻底清除了。

但偷眼再看蹇硕镇定自若的模样,知道定然是有恃无恐,至少这一次是难以将其扳倒了。

自汉以来,外戚、宦官、世家几乎是左右国家行政的三大支柱,现如今,外戚、宦官两大支柱轰然倒塌,留下巨大的权力空间,可操作的余地豁然开朗。

只剩世家一家独大,这个天下岂不是要被世家左右?

朝堂之上陷入了安静,不少世家首脑们纷纷开始琢磨接下来的安排动向。

“陛下,家兄周阳被刺,颇多疑点,还需明察。”袁隗突然说道。“臣提议交由廷尉审察。”

刘明摆了摆手,这锅好不容易给何进扣上,怎么还能再审呢?

“朕已经查明,何苗亲口所述,何进屡次放言要打压袁家甚至取代袁家,此次刺杀周阳公,也是何进所为,当时本初就在旁边,听得真切。”

刘明说道,“而且朕也询问过何进部属,皆言周阳公遇刺乃何进派人所为,此事已经明了,不必再牵连他人。周阳公勤恳做事,追封宣父侯,厚葬!”

彻底堵死袁隗继续追查下去的意图,若其仍然不服,那么也不得不对其敲打一番了。

台下的蹇硕面露微笑,悄悄冲着台上竖了竖大拇指。

“谢陛下恩赐!”袁隗虽然心中还有狐疑,但是此刻也没法紧追不放,只得暂时谢恩,“家兄周阳之子袁公路,现在汝南探亲,距离南阳不远,臣恳请陛下允许公路带兵前往南阳去抄何进老家,也算是尽了为子孝道。”

刘明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问题,这样倒也省得再派别人去南阳了,便道:“准了!”

“谢陛下恩准!”袁隗再次施礼后退回班列。

刘明见朝堂之上大臣们不再言语了,便开始封赏这次平叛的有功之臣:“北军中候刘景升,深明大义,率北军射声营随朕入城平叛有功,升北军中郎将,统领北军诸营!”

“助军右校尉冯芳守护皇宫,血战叛军,功莫大焉,加封奋武将军!”

“都尉张文远,守护皇宫有功,加封右校尉,统领淳于琼旧部!”

“中军校尉袁绍,平叛有功……”

刘明正说着,突然有近侍急匆匆走到殿门口,显然是有急事,潘隐急忙上前将其手中的一份奏牍接过来,转身上殿交给刘明,“陛下,南阳急报。”

刘明打开来一看,差点气笑了,急报是南阳太守张咨发来的,说是袁术兵临南阳宛城,要求大兵进城抄灭何家,若是不允,就要强行攻城。

袁术所带兵马足有三千余众,兵势强大,张咨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紧闭城门,同时紧急向朝廷奏报求助。

刘明心说,这种无脑之事,也就袁术能干出来,但凡换个别人,也不会这么干。

刘明脸色沉了下来,沉声道:“袁司徒,朕突然想起一事,爱卿刚才说要让袁公路带兵前往南阳抄家,请问他的兵从何来?带的是谁的兵?”

袁隗一听,心头一震,虽然不知道这封南阳急报里边说的是什么,但是也猜到,肯定是与袁术有关。

不是已经派人让他带兵进京了吗?他怎么跑到南阳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