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第178章 神医张仲景(求订阅)

张仲景手足无措,感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两手都无处安放,脸上满是慌恐之色,最后只挤出几个字:“陛下先坐。”

刘明笑了笑落座,戏志才、蒯良入座后,张仲景这才将药箱放在一边,小心翼翼地入座,但是身体挺得笔直,不敢坐实。

以刘明现在这个身份,想要招揽一个人相当容易,只需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就能完成,不过他找张仲景却不仅仅是要交好这位神医,方便看病那么简单。

他知道这个时期有很多名人,都是英年早逝,与这个时期的医学不够发达有着直接关系,虽然有神医,但毕竟神医太少,不能提供那么丰富的医疗资源。

比如自己身边的戏志才就是英年早逝的代表之一。

他想让医者这个贱业发扬光大,登堂入室,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敢问神医,黄叙病情如何?”刘明问道。

张仲景一看皇帝问他,急忙就要起身作答。

刘明笑着用手往下示意压了压,道:“神医不必拘谨,坐着说话便是。”

张仲景又看向蒯良,蒯良笑道:“陛下让你坐你就坐着回话吧。”

“谢陛下垂问。”张仲景这才重新跪坐回去,道,“病情很重,不过草民施药之后已无大碍,只需要调养半年左右便可完全恢复。”

“什么病需要调养半年之久?”刘明忍不住问道。

“草民详细问过患者,这是从小落下的病根。”张仲景道,“黄忠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他们这一枝在黄家较受排挤,他就想让儿子出人头地,于是从小逼他练武,只是黄叙从小身子骨羸弱,难以承受高强度的体力锤炼,便落下病根,经常生病,抵抗能力差,前段时间又感染风寒,于是卧病不起,甚至有生命之危。”

“是风寒还是伤寒?”刘明突然问道。他知道,张仲景的主要医学造诣就是伤寒,积一生所学,后期还著有《伤寒杂病论》,这是伤寒病治疗的重要指南,可以说是中医瑰宝。

伤害具有一定传染性,在后世可以轻松治愈,但是这个时代却是重症,很容易就要人的命。

张仲景一怔,诧异地道:“陛下也知伤寒?”

刘明笑而不语,因为说多了容易露馅。

张仲景沉吟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道:“陛下明鉴,确实是伤寒,因其有一定传染性,因而草民不敢擅言。”

蒯良一听紧张起来,立刻起身道:“大胆张机,你刚刚接触过伤寒病人就来见陛下,是何居心!陛下,臣请将张机拿下,严刑拷问,看看是不是孙坚叛贼派来的刺客!”

张仲景被吓得魂飞天外,立刻起身跪伏于地,道:“陛下开恩,草民乃是奉旨前来,不敢有一丝不敬之意,请陛下明鉴!”

刘明笑着摆了摆手道:“不必惊慌,既然张神医能治伤寒,那朕还怕什么呢?再说是朕把你招来的,怎么可能是刺客。子柔不必大惊小怪。”

“谢陛下!”张仲景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翼翼地坐了回去。蒯良则用衣袖捂着口鼻,警惕地盯着张仲景。

“皇宫之中也有医道高明的御医,但是对于伤寒一症还无法做到药到病除。”刘明继续道,“可见仲景先生的医术已超过朕的御医。”

刘明先夸赞了其一下,以安其心,继续道:“天下百姓想要求医者众多,可惜没有那么多像仲景先生这样的医术高明者,朕常为之日思夜忧,不得其法,刚才看到仲景先生,突发其想,由朝廷出资开办一座医院。”

“草民只听说过书院,何为医院?”张仲景不解地问道。

戏志才与蒯良也都看过来,他们也不知道医院是个什么东西。

“类似书院。”刘明解释道,“仲景先生便为院长,可以广收门徒,同时也不耽误看病救人,岂不美哉!”

张仲景想了想突然激动起来,他们惯常的做法中也有收徒一说,但都是经过数年的考察,这才慢慢教授真传,最后就是由其继承衣钵,如此传承太慢而且范围也太窄。

如果像书院一样,自己收徒,徒弟继续收徒,如此一来,自己的弟子门生岂不是遍布天下?

“将来天下医者众多,皆出自先生名下,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刘明鼓动道,“最关键的是先生门生遍布天下,天下苍生也因此受益,功德堪比古之先贤!”

“谢陛下成全!”张仲景伏地大哭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