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目前已经被任命为襄阳令,处理襄阳县日常政务,有了让其展示本领的舞台。
运粮队经过南阳时,并未惊动太守蒯良,直接穿郡而过。
毕竟这明面上只是一支催粮队而已,又不是朝中大员,蒯良也并未在意。
在靠近豫州颖川的地方,荀彧突然说道,“陛下,此地距离颖川不远,想必陛下在荆州的辉煌战绩,颖川人没有不知道的。微臣这便写信给郭奉孝,令其速速前来应召。”
刘明面露喜色,他对郭嘉的执念还是比较深的,一直把其当成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智囊,否则之前也不会专门去征召了。
历史上郭嘉就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在曹操那里大放异彩,可惜天妒英才,因病早逝。
如果他能来辅助自己,对于早日平定天下必然会大有裨益。
“如此便有劳文若(荀彧字)了。”刘明笑道。
这时黄承彦眨巴眨巴眼睛道:“陛下,微臣跟随陛下左右,寸功未立,心下有愧,愿意前往颖川劝郭奉孝出山。”
“爱卿何言寸功未立?”刘明大喜道,“荆州能够这么快安定,离不开爱卿与黄家的功劳,如果能够亲往颖川,自然是极好的。”
黄承彦作为一代名士,口才、学识自然是没说的,让他持着荀彧的信去请郭嘉,十有八九是稳了。
当下荀彧修书一封,黄承彦坐着一辆车,从岔路口前往颖川而去。
他此去,可是带着刘明的期望而去的,刘明望着车辆消失在视线之中,这才坐回到自己的车里,吩咐大军继续前进。
…………
京都雒阳,袁府。
袁隗、袁绍、袁基三人相对而坐,在他们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份诏书,正是刘明写给袁隗的那份。
“陛下不但没有允许孩儿率兵东征,反而解除了孩儿的兵权。”袁绍一脸郁闷地说道,“难道说真如叔父所料,陛下要对袁家下手了?”
“有公路这样的败家子弟,陛下怎么可能放任袁家逍遥自在?”袁基无奈地道,“你说他造反也就罢了,偏偏还那么没用,两万大军被朝廷的两千骑兵一击而溃,实在是丢人。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袁隗没有说话,就那么默默地坐着,拿起茶盅缓缓呷了一口,又缓缓放下,犹豫良久道:“我总觉得陛下如今的行事风格,与之前大有不同。或许单从一件事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把最近几个月的事连贯起来,就发现陛下变化太大了。大到让人不可置信!”
袁隗说着扫视两人一眼,道:“伱们可知道你们的父亲遇害前在做什么?”
两人闻言一愣,对视一眼,均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疑惑和震撼,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隐情?
“不是随陛下在猎苑狞猎吗?当时叔父也在场,难道说……另有隐情?”袁基疑惑地说道。
“当时你们的父亲也觉得陛下有点不对劲,前后变化太大,于是想要试探一下。”袁隗压低声音说道。
“然后呢?”袁绍把脑袋凑过来问道。明明此处就他们三人,却不得不说着悄悄话,生怕被别人听了去。
“然后他便遇害了!”袁隗说完看着两人,想看看袁逢的这两个儿子有何反应。
他们的父亲死得不清不白,他们若是知道这件事背后的疑点,不可能无动于衷。
袁绍与袁基的眼中均流露出了震惊之色。
本以为父亲是得罪了何进,才被其安排的人杀害,现在看来,何进只是个替罪羊,真正的凶手可能是陛下!?
这……这怎么可能?
“或许只是巧合吧,当时的陛下可谓大权旁落,朝政还把控在十常侍特别是蹇硕手中,陛下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地就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杀害一名朝廷大员?”袁绍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陛下当时是怎么动手的,这个目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的父亲试探陛下之后,然后便遇害了。”袁隗沉声道,“事情太过蹊跷,因而老夫这才想方设法让本初和公路掌握兵权,只是公路太急躁了,反倒给了陛下更多把柄,让袁家陷入如今困境,此非老夫所愿。”
“叔父所说的陛下前后变化太大,难道是指现在的陛下不是几个月前的陛下?”袁基惊呼一声说道,他对自己做出如此判断而大惊失色,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可就太大了。
“你们看,这份圣旨上的字迹,根本就不是陛下从前的字体。”袁隗缓缓道,“还有,之前陛下是在嘉德殿养病,然后嘉德殿的所有守卫及其中的人员全部被杀,现在要建什么明汉台,所以有没有可能是李代桃僵?”
“绝不可能!”袁绍说道,“根本不可能!这太不可思议了,不确定的事我等还是不要妄加臆测,免得袁家加重祸患,还是想想当下我们该如何是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