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小批量产,物以稀为贵

“这是茶树?你的茶叶就是用这个做出来的?”孙管事忍不住出口惊叫道。

梅香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做为孙家布庄的大管事,见过这茶树并不稀奇。

“那为什么跟市面上现有的茶叶区别那么大?”孙管事追问道,现在他的胃应该被刘府的茶叶养刁了,市面上那黑呼呼的茶饼他只要想到就没有胃口喝下去。

梅香转头又看了他一眼,这一眼让孙管事感觉自己就像个明知故问的傻子。

“如果原件相同,做出来的东西不一样,那肯定是制作工艺不同呀!”梅香理所当然的说道。

孙管事摸了摸鼻子,好吧,遇到梅小姐他的脑子的确不太好使了。

“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梅香指着眼前那株茶树上冒出的新芽解释道,“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一种营养成份。”

梅香招呼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采茶工具,“现在喝的茶因为采摘的时间晚了只能制成炒青,今年这个时候正正好,我们今天先采摘一批头茬嫩芽,回去让嬷嬷和李婶儿制成新品茶,给大家尝尝。你们围过来注意看我选择的部位和动作。”

梅香动作教大家如何辨别扳出片茶梗中的顶端芽,示范怎么采摘茶叶以及需要哪些注意事项等等,这个时候正是采摘这批顶芽的时候,茶叶的季节性很强,再晚两天今年就喝不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茶叶要做到及时采,“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便是草”的原因。

大家伙儿围在梅香周围看的仔细,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口福问题呀。待大家掌握的差不多时,梅香嘱咐大家各自小心后就带着陈三和刘承恩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上次胖虎带她采到人参的那次梅香好像在沿路的地方发现了另外一种茶树,当时胖虎比较着急没来得及细看,这回正好乘机去看看清楚。其实在春天她更建议和喜欢喝一些花茶,比绿茶对身体更好,现在只要想到那些漂亮的各式花朵在茶碗中沉浮绽放,香气迎鼻。梅香心里就一样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喝到嘴里。

看来等染色作坊的事情走上正轨她一定要好好满足一下自己的味蕾才行,梅香暗暗下定了决心。

随着越走越近梅香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待彻底走到面前弯下腰看清楚那外形细直,柔嫩鲜绿,舒张的叶片以及叶身布满的白毫时,梅香恨不得仰天长笑三声,刘家村这片后山真的是块宝地,一座天然的宝藏,里面随时都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

梅香招呼陈三和刘承恩赶紧干活,看来这几天又有的忙了。后面陈三带着梅影、小二、小三他们又连着抢摘了两天,才把这今年的首批嫩芽全部摘完交给陈嬷嬷和李婶儿去制茶。

王太医自从看到梅香他们把茶叶采回来告诉他这就是制茶的原料开始,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刘府半步。眼睛盯着陈嬷嬷两人急得团团转。梅香本来怕他累到了就没喊他插手,但现在看他这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是想让他歇着都歇不住了。

“师傅,如果你最近没什么要紧事的话,就给嬷嬷她们打打下手炒炒茶吧。”梅香抓住了又要悄悄尾随陈嬷嬷两人的王太医。

王太医一脸惊喜的抓住梅香的肩膀追问道:“我可以吗?我真的可以去学习?”

“当然可以,之前不让你去是因为这段时间忙着给孙少治毒,怕你给累着。既然你感兴趣就去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告诉我。”梅香叹口气,家里有个贪吃又求知欲过强的老人真不是件让人省心的事情。

梅香把翠眉和毛尖的制茶程序和注意事项给他们三人讲清楚,采用同样的方法把龙血树和冻绿的种子交给刘大壮后,就再次做起了甩手掌柜。和孙少一起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了染色作坊。

在染色作坊全面建成后的第二天,孙少和梅香召集了第一次参与试染的刘府众人、孙管事及请来的三个染色师傅,小三详细介绍当天的提色、染色、清洗及晾晒过程。

“这是我们上次试染的成品你们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或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孙少把上次梅香拿给他的三个布包递给了三个染色师傅中的一个。

打开三个布包,看到里面的那浓淡不一的红色,那抹淡黄,再看到那一层层的绿色整个人都呆住了。要知道以现在皓月的染色技术,这么鲜亮的的颜色还是第一次见:“少爷,这会引起轰动的。太不可思议了。”

孙少和梅香含笑对视一眼,看来他们这次同赌对了。

“我有一个想法,”梅香淡淡的接口道:“现在这两种染色原料都比较少,我们这两种可以少批量的出产物以稀为贵。师傅们可以再研究一下其他颜色,比如:朱红色加少量黑色就会形成新色啡色,草绿色加少量黑色形成墨绿色......”

“小姐,您等等,我找纸笔记下来,这个一定要记下来。简直是天才。”染色师傅之一最先反应过来,这道声音惊醒了呆呆盯着梅香的众人。尤其是来自孙宇的那道目光,惊喜而赤诚,灼热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梅香燃烧一样。

梅香微红着脸摸了摸鼻子,“咳,我这也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其实我也不懂只是看过记住了,说给你们听罢了。如果你们需要的话回头我想想默一份给你们参考。”

后来这份手稿被收录到了皓月的典籍里成了染色匠人的宝典。

梅香让陈三带着大家很快来到一片长满一株株高至人膝盖以上十指左右的似树非树的植物丛前,看着冒出的新芽,心里格外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