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动能武器

荒沙主宰 黄火青 1383 字 5个月前

但不管如何,第一次试验就成功,还是令洪范振奋非常。

之后,剩下十九枚子弹被依次使用,然而出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塑形微调枪管至少要十五秒,获取“高压气瓶”也需要时间。

所以当前状态的气步枪不具备中短距离内的战术意义。

问题是拉远距离后,精度又明显不足——过了五十米,甚至不再能稳定上靶。

二十次试验,二十次改良,总结出的问题很明确。

第一是枪管的精度不够。

风化出的沙子不够细,控沙能力也嫌不足,导致枪管内径远不是完美的圆,无法贴合弹头外径。

每次开火后,洪范甚至隐约能感觉到子弹在枪管内的来回碰撞。

这是可以预见的。

枪管制造一直是个难题。

哪怕二战时德国的MG42机枪依然使用多边形枪管。

第二是子弹没有自旋,出膛后轨迹发飘。

这是因为没有膛线。

洪范不太懂枪,算不得军迷。

但以他的数学基础,加上前世偶尔在网上看到的只言片语,并不难琢磨出膛线的原理。

无非是在枪管上制作出同轴螺线,使得子弹的半径略大于阳线,略小于阴线,以在发射时消耗部分动能增加旋转,获得更佳的飞行稳定性。

其余的细节——譬如膛线的形状取圆角好过方角,可以减少漏气,以及越小的螺距会降低越多的枪口初速,带来越大的转速——都是一想可知的东西。

不过道理虽简单,实践却是另一回事。

之前做旋液分离器还能在铸造后进一步打磨修正,可现在的沙制枪管只能一体成型。

控沙精度跟不上,便再无他法。

洪范记下总结,将二十枚死状各异的子弹放回木盒。

然后他再度塑形枪管,在机匣内以细沙铸了一枚子弹。

举枪向天,砰然发射后,依稀可见子弹上行了二十余米,便漫天散开。

如今洪范的精确控沙范围在十米,影响力最远可达二十米。

过了这个距离,沙世界鞭长莫及,沙弹自然失去形体。

这正是精准度以外,更大的问题。

如果这门杀法必须要随身携带提前加工好的金属子弹才能使用,便只能沦为鸡肋。

洪范坐在石桌边默然思索。

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听见桃红来唤他,说是武如意上门,正等在前堂,似有急事。

洪范快步过去,才知道是简思源要见他,连忙策马赶至掌武院。

总司衙内,却不止一人。

除去简总司虎踞中堂,边上还坐着周昊然、武红绫、史元纬,以及一位陌生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