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
明堂,是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殿试竟在这么隆重的地方举行,大魏重视文人的程度,远比华夏重得多。
萧权在现代实地考察过无数宫殿,依然被文昌殿震撼到。
何况很多考生是第一次踏入殿内,他们被建筑所带的帝王之气震慑一番,本来激动的他们开始紧张得手心疯狂冒汗。
殿试不再是单间,和现代考试差不多,考生能大概瞄到别人的状态。
考生进到文昌殿不会立刻考试,必须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才会发试题。
殿试考策论,策论在是指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今年的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萧权“噗”地一声,差点没笑出来!
这题目,他见过!
何止见过,博物馆还收藏有状元的卷子!
华夏明朝,万历二十六年,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当时,二十五岁的赵秉忠是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