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作为镇里的领导,柳水镇的父母官,我们不能事事向县里请示,更不能每次碰到难题都向上面伸手,我们自己的事还得自己解决。人力方面就得靠你继续努力,只要是柳水镇的人,能帮得上忙的都组织上。”
“还有,从明天起,所有镇干部,村干部亲自带队,实行三班倒,连夜苦干,我就不信修不出这十几里长的水渠。据县里的消息,人家济州那边的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打通济州段了。虽然我们比他们工程量大,但我们不能太落后于人家。”
“看来也只有这样了!”陈致富点点头,心事重重地出去了。压力不小啊!张一凡这种人力战术,让他感觉又回到了解放初期的那个时代。
张一凡提出的全民参与政策,让原来只坐办公室的乡镇干部都纷纷下乡,一些人虽然有怨言,却莫敢不从。因为镇委书记陈致富,镇长张一凡都亲自下乡,每天在工地上蹲点。
陈致富挨家挨户,到每个村做工作,要求全镇动员起来。男的挑土干活,女的送花送饭。这一工作量也是很大,陈致富每天累得苦不堪言。
但是想到通济渠的进度,以及这渠修好之后在全镇的影响,他也就咬咬牙,硬挺过来了。
张一凡呢?每天在工地上亲自蹲点,腰间的伤还没有完全康复,他就坐镇工地,全程指挥。
镇办公室里,除了一两个值班的,其他的人基本上都上了工地。
连柳红也不例外,戴着太阳帽,背着个孩子,组织妇女队伍给施工队送茶送水。
九六年八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干旱整整持续三个月,很多农田都干涸了,庄稼收成成倍减少,饮水都是从十几里之外运过来。
而整个柳水镇却在镇长,书记的带动下,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运动,兴修水利。干旱给了人们绝望,也给了他们抢修水利赢得了时间。
在张一凡等镇领导亲自带领下,通济渠进展非常顺利,三个月下来,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的工程量。估计再过半个月,这永济河的水,就可以流到柳水河来。
三个月没有下雨,那些没有经历过干旱的人们,永远不知道大自然的威力。
方圆十里,连那些往年清澈甘甜的水井都已经干涸,饮水也必须到十里之外的永济河,甚至其他地方运取。
为了让村民安心修渠,张一凡让新提拔上来的社会事务办主任钟小印,组织了一支运水队伍,每天负责给村民送水。
钟小印刚刚从外面取水回来,拿着一壶水递给正在做饭的柳红,“柳红,喝点水吧!”
柳红抹了一把汗,她刚刚做完饭,正准备叫人开餐,钟小印就来了。
“你还是把水给张镇他们送去吧!我在厨房里又不渴。”柳红拒绝了钟小印的好意。最近钟小印频频向自己示好,柳红哪有不明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