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马克·吐温
1
对法医来说,工作上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事,不是有人受伤,就是有人去世,所以我们总会期盼自己能够闲一些。法医闲了,也就天下太平了。
但在这个特别的夏天里,法医科迎来了一件工作上的好事,这让全科人兴奋不已。
李大宝终于不负众望,通过了遴选考试,从十七名一起参考的基层法医中脱颖而出。公示期过去后,李大宝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省厅法医科的一份子。
省厅法医科是刑事技术部门中最为繁忙的一个科室,能够多一名独当一面的法医,是一桩令人高兴的事。而李大宝的女朋友也在省城工作,所以对他来说能够调来省厅当然也是幸事一桩。双喜临门,只有通过喝酒来庆祝啦。
这顿酒,理应是李大宝请客,也理应是他喝得最多,所以当大排档的小龙虾被我们吃了十几斤,白酒也被我们喝了好几瓶之后,李大宝兴奋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出来。他推了推脸上的眼镜,揉了揉通红的脸,说:“那个……走,K歌去!”
法医科都是些年轻人,K起歌来一个比一个厉害。看着麦霸们轮番上阵,我借着酒意靠在沙发上拿出手机和铃铛聊起了QQ。大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我身边的沙发上,醉得不省人事,睡得鼾声大作。
手中的手机突然振动起来,屏幕上显现出“师父”两个字。
我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心想不会又有什么大案件吧,这都快凌晨十二点了,难不成要连夜出发?可是我喝了酒,按照五条禁令,是不能再去出勘现场的,而且法医科的兄弟们都喝了酒,怎么办呢?还好省厅没有科室值班制度,不然我们就犯错误了。
我连忙起身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接通了电话。
“怎么那么吵?你在干什么?”师父的声音。
“在……在唱歌。”
“怎么你们电话都没人接?”师父问。我心想,都在号呢,谁听得见电话铃声。
“哦,今晚科里聚会。”
“别闹了,赶紧都回家,明早你们派人出勘现场。”
我的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只要给我们休息的时间,出勘现场而已,不怕。
“好的,我们马上结束,明天什么现场?我和大宝去,保证完成任务。”我放下了心,拍着胸脯说。
“车祸。”师父简明扼要。
“车祸?车祸也要我们去?”虽然我们是物证鉴定部门,但刑事技术多是为刑事案件服务,所以我们也经常以刑警自居,交通案件也需要我们涉足,我不是很理解。
“怎么了?有意见啊?我们是为全警服务的,伤情鉴定不涉及治安吗?毒物检验不涉及禁毒吗?文件检验不涉及经济侦查吗?”师父对我的狭隘感到愤怒,连珠炮似的教育我。
“知道了,那明天我去。”既然拍了胸脯,我也只有悻悻地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我就张罗着收拾随身物品,打发大家回家了。
出租车上,科里几个人都在好奇地问我明天的案件。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我说,“听师父说,在丹北县的一条偏僻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死了一个人。”
“交通事故都要我们跑,岂不是要跑断腿了?”肖法医说。
“我猜吧,是信访案件。”我说。
“哪有刚发案就信访的?”肖法医说。
“说不定是家里人心中疑点很大,所以反应也就激烈啦。”我说。
第二天早晨,我已经完全醒了酒,精神抖擞地坐上了现场勘查车。等了十几分钟,才看见大宝骑着电动车歪歪扭扭地驶进厅大门。
看着大宝疲惫的眼神,我知道他昨晚是真的喝过了量。
“你行不?”我问,“不行就别去了,我和肖哥去。”
大宝摇摇头:“这是我正式来省厅上班后的第一个案子,不仅要去,还必须成功。”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丹北县城。丹北是云泰市辖区的一个县,位于云泰的最北边,是国家级贫困县。车子离开县城,进入周边的郊区,两边的房屋显得破破烂烂的,路况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车子颠簸了半个小时,颠得大宝连连作呕。终于,车子在一条看起来还不错的石子路边停了下来,云泰市公安局的黄支队已经等在路边,走过来和我们亲切地握了握手。上次超市女老板被杀案之后,我们俩有一阵子没见面了。
“支队长都来了,是什么大案件啊?”我笑着问。
“昨天下午,一个小女孩被人发现死在这条路上,县局的法医初步判定的结果是符合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黄支队说,“可是交警部门认为不是一起交通事故,因为有争议,所以觉得还是请你们过来。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嘛。”
我走到路的中间,左右看了看,说:“交通事故现场,我们不擅长啊。交警事故科的同志怎么说?”
“交警勘查了路面,觉得很奇怪,因为现场没有任何刹车痕迹。”黄支队说,“但法医认为尸表的损伤符合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
“也就是说,现场和尸检确实有矛盾。”我皱起眉头。
黄支队说:“是啊,交通事故的现场,尤其是撞死人的现场,应该是会有刹车痕迹的。”
我点了点头,说:“车撞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驾驶员看到人突然出现,下意识地刹了车,但仍然由于种种原因撞到了人;另一种情况是驾驶员在撞人前并没看到人,撞上之后会下意识地踩刹车查看情况。这两种情况,无论哪种都会留下刹车痕。”
黄支队说:“是啊,尤其是这种摩擦力大的石子路面,更应该留下痕迹。”
我站在石子路的中央,四下张望。这是村与村之间相通的一条公路,位置很偏僻,我们站着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车子经过。派出所的民警告诉我们,这里的车流一直都很少,交通事故更是罕见。
道路的正中央,醒目地用粉笔画着一个人形的轮廓,应该就是当时小女孩的尸体所处的位置。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我问。
“昨天下午六点,收麦归来的村民发现的。”
丹北县的法医负责人是名女同志,姓洪,也是我的师姐。女法医在哪儿都是“珍稀动物”,跑现场的女法医更是凤毛麟角。洪师姐接着补充道:“我们是六点半赶到的,根据尸体温度的情况,分析应该死亡两个小时左右。”
我低头思考了一下,说:“这事确实很蹊跷。”
黄支队很敏感,伸过头来听我发表意见。
我看了看道路的四周,说:“小女孩的死亡是下午四点多发生的事情,你看这边的道路,视野很开阔,确实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大宝点点头,压抑着宿醉的难受,咽了口口水,道:“下午四点多,天色还很亮,驾驶员能很清楚地看见路面的情况,行人也很容易看到两边的来车。”
我说:“没错,关键是死者位于路面的正中间,除非是横穿马路,不然不会在路中间被撞。这么好的视野、这么笔直的路面,确实很难发生这种意外。”
洪师姐若有所思,说:“那你们的意思是说,这是一起杀人抛尸案,伪装成了交通事故?”
我点点头:“前两年,在洋宫县就发生了一起案件
,当初所有人都认为是交通事故,但是我们通过损伤分析,发现那是一起凶杀案件。”
“真的有伪装成交通事故的案件啊。”洪师姐叹道。
“我觉得这起案件可能和那起很相似,”大宝说,“说不定真的有隐情。”
“那也不能先入为主,还要看证据。”我说,“师姐,现场还有什么物证吗?”
“死者身处俯卧位,穿了一件后背处有一排纽扣的蓝色T恤。她的后背被刮了一个洞,我们在附近的地面上发现了一枚散落的纽扣。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洪师姐一边说,一边从物证盒中拿出一个透明塑料物证袋,里面装着一枚金色的纽扣,纽扣中间的小洞里还残留着几丝蓝色的缝线。
我戴上手套,拿过物证袋,仔细观察着纽扣。随着我的轻轻摇晃,纽扣从物证袋的一端滚动到了另一端,纽扣中央的蓝色缝线也从小孔里掉落出了一根。
我拿起放大镜,凝视着纽扣中央的线头,脑子里有些混乱。
“奇怪了,”我皱眉道,“这样看来,又像是一起交通事故了。”
2
“是啊,”大宝也凑过头来说,“如果是伪装成交通事故的话,抛尸的时候哪里还会记得把纽扣带到现场啊,那犯罪分子的心思也太缜密了。”
“不仅如此,”我补充道,“纽扣中间的丝线还保留着,说明这个纽扣掉落之后就没有再被移动过,不然丝线会自然脱落。”
“如果行凶的地点就是在这里呢?”黄支队说。
我点点头:“现场的线索也只有这些了,检验完尸体或许就能找到关键。”
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没有像样的法医学尸体解剖室,就连殡仪馆也是破烂不堪。走进尸体存储间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可见冷冻柜的质量也令人不敢恭维。环境阴森也就罢了,那种夹杂着腐臭和骨灰味道的气息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嗅觉神经,对正常人来说,在这儿多待一分钟都是一种莫大的煎熬。
我们来到保存小女孩尸体的水晶棺前,说是水晶棺,其实也就是盖着一个透明塑料罩的敞开式冰柜而已。打开塑料罩,瘦削的女尸便一览无余。这个小女孩应该还没有发育完全,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看起来弱不禁风。
一眼望去,最触目惊心的,便是她那不成人样的脸庞。左脸的皮肤已经荡然无存,绽开鲜红的血肉,左眼的眼睑也已经倒翻过来,露出阴森森的苍白结膜。但即便是这样,还是难掩她右半边脸庞的清秀。右脸的皮肤虽然失去了血色,却更显得白皙动人。
这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脸庞,无声地震撼着在场的所有人。
我在心中轻轻叹息了一声。
“这么严重的擦伤,不是交通事故难以形成啊。”洪师姐急于证明她判断的准确性。
我摆了摆手,示意洪师姐不要过早下结论,然后穿上解剖服,和大宝张罗着把小女孩的尸体抬上了一辆停尸车。
“那个……咱们出去看吧,这里的味儿太浓了。”宿醉的大宝一边做干哕状,一边说。
我看了看窗外的烈日,转回身来揉了揉鼻子,觉得炎热比尸臭更容易忍耐,于是点头应允。
解剖服密不透风,在外面没站多久,我们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但太阳底下的光线很充足,所有细微的损伤都能清晰地被观察到。
“死者左侧面部擦挫伤,左下颌骨皮肤挫裂伤伴下颌骨完全性骨折。”大宝一边检验尸表,一边述说。洪师姐在一旁奋笔疾书。
“这是典型的磕碰伤,而且是和地面形成的磕碰伤。”我用止血钳从尸体下颌部挫裂伤口伸进去,探查着下颌骨骨折的损伤情况,说,“应该是下颌骨先着地,然后左侧面部和地面擦挫。”
“两侧前肋多发性肋骨骨折。”大宝摁压了一下尸体的胸前,继续说。
“不知道骨折形态怎么样,又不能随便解剖。”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