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办学堂是好事,是大事,我们两口子也理应出一份力。”
都知道杭书珩现在有出息了,家里不缺银子,但一百两说捐就捐,眼睛眨都不眨一下,里正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老族长听到杭书珩说捐一百两,心里也在为他们两口子流血,但同时亦是自豪感倍增,这可是他老杭家的后生啊,做事就是大气。
当看到里正那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时,老族长心中的那股子自豪感更是达到了顶峰。
“行了,既然是书珩两口子的心意,便接受了吧!”
心里头刚消化完一百两,又听到老族长这么一说,里正便也不跟他们客气了,“既然如此,那叔可就替村里谢谢你们了。”
当天,老族长和里正在杭家待到了天黑掌灯时刻方才离开,若不是因为天太晚了,里正都想直接去村里挨家挨户地找人商量。
然而,到了第二天,里正看着时间,挨家挨户地上门找人商量办学堂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对,那些家里没个小娃娃的,又或者家里的孩子都已经老大不小了的,都不大乐意出钱出力。
是人都不愿吃眼前的亏,他们家里都没个娃娃,就算办学堂,他们也享受不到学堂的便利,既然享受不到这个便利,自然也就不乐意去掺和了。
里正每每遇到这样目光短浅的人家,便是恨铁不成钢,你家眼下是没个小孩子,难不成以后都不会有了?考虑问题就不知道想长远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