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霫部与徐大眼一道练兵那时开始算起,至今旭子已经有了三年多的领兵作战经验。所以李密所谓的神机妙算在别人眼中高明,在他眼中自然是漏洞百出。
如果李旭一个人贬低对手,他的口才肯定没有宇文士及那么犀利。如果宇文士及一个人蔑视敌将,他说话的可信度又达不到旭子这有名的老实人标准。二人搭档起来,一吹一唱,效果立刻加倍。雄武营众将本来对韩世萼与李密这对组合有些怕,经主将和监军二人这么煽呼,心中的怯意登时变成了战意。一时间,都觉得叛军的七万人马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功劳,大伙要不趁机多砍些脑袋下来,就对不起这天赐的机会了!
“要不是将军大人分析得透彻,咱们还真被李密的虚名给骗了。末将这就斗胆向两位大人讨一支令,待李密来时,先出城称称他的斤两!”校尉崔潜为人最是机灵,第一个跳出来表态。
“别争别争,上次的功劳都被你们立了,俺老李佯攻汲县。这回来了大买卖,轮也轮到老李打头阵了!”督尉李安远赶紧冲出来阻拦。先前他被李密名头所慑,一直没敢大声出气。现在想想这些叛军连没多少兵马驻守的河内和修武都拿不下来,立刻看到了立功的机会,与崔潜抢着要出城迎敌。
“探路的累活都是咱李孟尝的,打仗时你们却先占便宜,这不太公平吧!”李孟尝也跳出来瞎搀和。李旭和宇文士及希望看到大伙什么表现,他心里跟明镜般亮堂。正所谓不怕勤快不怕懒,就怕有人不长眼,因此由着性子胡搅。
李旭转头看向宇文士及,刚好宇文士及的目光也向他扫了过来,二人相视而笑,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欣赏与包容。
注1:李密的家世和他所献的上、中、下三策,见于史书,非杜撰。小时候俺读李密刻苦用功的故事,自行车把上也夹个单词本。可惜没撞到杨素,撞到大树。
(/45625/45625488/49769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