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令一出,自然会有人不满意,毕竟自己出手和有中间商赚差价,哪个更划算他们还是知道的。
可若是不同意,那自己的东西也卖不出去,对方的东西也买不到。
女凰国盛产矿石宝石,五颜六色的宝石做成饰品,是大梁女子最喜欢的。
那什么人的钱最好赚?
自然是女人和孩子的钱!
所以商人们还是分得清轻重的,对于互市的条令只坚持了不到三天,便妥协了。
当然官府也不可能让商人不谋利,让当地人参与进来,只不过是因为虞城这地方缺钱食物,许多东西都需要花钱去买。
即便当地人参与进来,他们倒卖的物品价格也是有硬性规定的,不能超过官府定价的区间。
商人和当地人互相监督,一旦发现可以检举揭发,官府会有相应的奖励。
这样一来,百姓有差价可赚,商人也不会亏太多。
至于互市上的物品到手后,商人再怎么卖出去,卖多高的价格,那官府就不会再管了。
二月初,天气回暖,余佑佑一家人准备启程回余家村。
芙阳殿内,张氏也指挥着下人们忙忙碌碌的收拾行李。
凰清莲、凰凌华、薛家等人都聚在芙阳殿。
众人面上都是不舍的表情,但聚散常有,张氏回大梁是应该的,她们也没办法。
这一次回去,余安安和余雎也要跟着回去。
毕竟两人还是大梁的户籍。
余佑佑与凰凌华也说好了,余安安十岁之前跟着张氏在大梁生活。
十岁以后就必须回女凰国,开始身为储君的学习之路。
虽然余佑佑觉得如今的余安安并不需要系统的学习,但也没拒绝这个要求。
在其位谋其事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至于余雎,凰凌华没有特别要求,端看他自己选择了。
芙阳殿外停了好几辆马车,除了他们乘坐的以外,剩下的都是凰清莲和凰凌华给准备的礼物。
有给张氏他们自己的,也有给余家其他人的。
薛家也备了两马车物品,同样是送给张氏等人和余家其他人的。
在女凰国这几个月,他们也从张氏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看出来了,余家是真的对她好。
所以凰清莲和薛家也不介意投桃报李,感谢他们。
二月初五,马车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离开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