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九层糕

拾箸记 青瓜 1900 字 3个月前

三年前,八王爷之乱解决后,小皇帝一度志骄意满到昏了头的地步,最后被沈端砚主动上书致仕、群臣罢朝吓得脑子清醒了几分,这几年的手段也比从前高明了许多,但沈端砚这个首辅之位还是坐得稳稳当当的。

不过沈端砚过得舒坦了,肯定有人就不自在。

比方说卫国公府,比如说温家。

卫国公府这三年来每况愈下,虽然外头的架子还在,但内里已经倒了下来。卫国公父子在朝中受沈端砚排挤,又渐渐不受皇帝重用,逐渐门庭冷落,只是到底还有个国公的名头罢了。

而温家则攀着温贵妃的裙带,一路向上爬。当年西北平叛论功行赏时,温柏青一路不知踩了多少人当垫脚石,带着一大家子终于从西北返回了京城。虽然不比从前永宁侯府的风光,但总归不比再留在那苦寒之地受罪。

起初小皇帝宠爱温清语,又想替他们翻案,又想给温家人加官进爵,结果最后惹得群臣议论纷纷,有人暗地里把温家昔日流落西北时与八王爷的人勾结的证据捅到了御前,惹得小皇帝勃然大怒。虽然最后被温贵妃吹了枕头风,得以平安无事,但小皇帝还是对此事耿耿于怀,至此对温柏青也冷淡了不少。

年清沅知道仇人倒霉后,自然开心得给沈端砚多添了半碗饭。

沈端砚这一次没有笑,只是淡淡道:“陛下这几年愈发不成器了。”

三年的时间,八王爷死后,他仿佛彻底挣开了压抑已久的天性,愈发放诞起来。他非但没有长成一位励精图治的青年帝王,反而越来越昏聩。若说小皇帝傻,那也不尽然,这三年来他对付大臣倒是愈发有了心得,只是整日忙着和自己的臣子勾心斗角,正事却没做几件。其余的时间就是沉溺享乐,不是扎在女人堆里,就是看侍卫们打马球、修建豹房。御史上书了几次,都被他扔了奏折。

而沈端砚这个昔日太傅的劝谏,小皇帝也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的恭敬下隐藏着几分不耐烦。

这让沈端砚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先帝驾崩前的叹息。

他曾一眼看出这个小儿子不堪大用,所以安排下种种后手。从前沈端砚想着,即便这位陛下不若先帝那般聪明颖悟,但至少他勤奋刻苦,能听得下群臣进谏,假以时日,也能成为一代明君。不成想到了今日,这些得力大臣反而成了小皇帝纵情享乐的后盾。

年清沅听着也叹气:“你这话也就在家里说说,再进宫可万万别摆你那太傅的架子了。”

沈端砚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却还是点了点头。

年清沅突然想起什么道:“对了,我今日倒是见到了太子。皇后娘娘说,太子如今也到了开蒙的年龄,是时候为他延请师长学习了。”说到这里,年清沅不免为之一叹。太子与阿榴一般年龄,比他们家阿榴还要小五个月呢,这么小的孩子却要开始读书了。可小阿榴还能日日赖床,得年清沅去三请四催了才肯起。

“先前陛下和我提过此事,让我看看太傅的人选。”沈端砚淡淡道。

年清沅眉头微微一挑:“可皇后娘娘的意思,似乎是想让你再来当一回太傅。”

不过看样子,小皇帝怕是不会点这个头了。

这几年小皇后一直有意和沈家亲近,但沈端砚为了避嫌,只能一再退避。小皇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屡屡召年清沅这个沈夫人进宫陪伴,明里暗里的示好之意显而易见。沈端砚虽然没说,但年清沅总觉得,皇后的示好隐隐透着些许不对劲,但怎么个不对劲法,她自己也说不上来。

沈端砚仿佛看出她心中所想,平静道:“皇后无论怎么想,是她的事。如今陛下还正年轻,还没到时候。”

年清沅在心中腹诽了一句,只怕以小皇帝目前这荒淫无度的模样,怕是会比他们想象的还早就到了谋算后路的时候。上一次宫里举宴,她进宫见到小皇帝,看到他面色苍白、脚步虚浮,浑然不像十八九岁如旭日初升的少年人。

然而沈端砚说的对。

只要少年皇帝一日没有真正倒下,还轮不到其他人争夺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