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点了点头,道:“袁氏大姓,听闻快来徐州了,袁氏子嗣甚多,我看娴儿是很羡慕别人的亲兄弟一起上阵为助力的。”
“是啊。”嬷嬷道:“再亲,也亲不过兄弟。以后的基业,不止是一点子家业和家产。宗室,子嗣越多越好。方是兴旺之道!”
严氏点点头。他明白,随着水涨船高,以往的一点小心思,都要不得了。
不仅不能顾忌后院所生的孩子,还得要多多的生。不仅不能顾忌后院中的女人,还得为吕布收进来的妾室与女子给与安顿。
因为家不再只是家,而是国,而是社稷。
家人的关系,也不再只是家人的关系,更是政治上的关系。
兄弟姐妹,亲眷友人乡邻,都是天然的盟友关系。天然的助力。
所以,小到家,可以争一争,但是在这样的政治大家庭中,是越要不得的。
齐心才能协力,才能走的更远!
严氏虽出自小门户,以前也许也有点不舒服,可是他从未有害人之心。
如今她更是吕娴生母,水涨船高,她的地位谁也动摇不了。
她也自可大度一些,方能胜任一个新的政治身份:主母!
将来才能胜任天下的主母之称职。
所以要进行上岗前的陪训啊,她是后院的最高领导,以后教导子嗣成材,以及理顺后院女子,都是她的责任。
她也一直是这样学习着的。
严氏道:“我以前,从未想过将军会将嗣位与娴儿。我虽不能像貂蝉一样给他们父女管理好一个部门,然而,我却能不给他们添乱,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不叫他们分心,辅佐一二琐事,也好。”
“夫人这样想,便对了。”嬷嬷笑道:“将来是万人之上,万万人之上,也需如此和睦方好呢。如此恤下,谁人不敬?!做主母,无需事事威肃。反倒这般慈祥,才更为可敬。”
严氏点了点头,别的她是不懂,反正她是为夫为主,以女为主便是了。
不说多能事,不出错,便已是大幸。
严氏很低调,从不在外人面前显出将来的事儿端倪,她一向都是谦蔼的性子,温柔如水。就是泪多了点儿……当然这几乎也是古人的通病。
诸葛亮看着面前坐着的贾诩,便笑道:“文和不必阻我矣,必也阻不住!”
“孔明去意定了?”贾诩道。
诸葛亮淡笑不语。
贾诩道:“既如此,便可惜了。惜以后必在战场相遇,只恐孔明未必能抵挡得住吕氏大军。”
“吕军虽强,然如何能四处开战,待来时,亮已然助主立下基业矣,只守不攻几载,吕氏何以进?!”诸葛亮道。
“只守不攻?!”贾诩可不信,只笑道:“偏于一隅?!”他可不信。
两人其实都默认了当今天下的时势发展了。
都是智者,其实打哑谜就行,没必要说透。
“孔明既主动择主,又怎会是只守不攻的性格?”贾诩道:“若连江东北上,一则人心不齐,二则孙策也不如孔明意,败则相互推诿责任,加剧矛盾,胜则难以瓜分城池,实在难以看出高明之处。”
“因此只守不攻,天下三分时,连江东抗中原。”诸葛道:“只恐文和心里也是有数的吧,中原之战,会耗尽徐州精力。要拿下中原,必要伤及元气,那个时候,还有精力对江东和蜀地否?只怕连得荆守荆都难以自食其力……”
贾诩看着他,眼眸底的笑意更深了。
“袁绍,曹操,吕布,地狱之战也,”诸葛自负的道:“十年内,吕布都休想有机会往蜀益去。”
所以这是笃定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