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嘴角一抽,也不急着说事了,只看吕布开始给吕娴写信,事无巨细的,一点屁大的事都要与吕娴说。
司马懿懒得看他写琐碎的这些事情,只是低着头想事情。也不是说他守本份还是怎么,主要是懒得看。
吕娴信中说了什么呢,二十多页,叮嘱的都是叫吕布进了冀州一定不要抢掠,那里可是天下的根基啊,什么商周兴发此地,这是王地,叫他不要轻狂,一定要心有敬畏。去了以后呢,要安民抚众,招揽人才,施以贤德,才能定人心,民才不慌,老爹才能把得稳这个地方。
又说了袁绍那人肯定震不住这个王地,只有老爹这种才能震得住。彩虹屁吹的一套一套的,把吕布哄的呀。然后就又说,去了以后别掠财宝,有了也多分部下与那边降的将领与文武大臣,对美女,若是有想要的,也别吃相太难看,要是真想要,好歹问问周围人的意见,也得尊重一下美人的意思,下个聘再收纳,不然这不问自取,是不是跟土匪一样的?!人家禅让还要三辞三让呢,老爹千万别显得太急迫了。不像君子,倒像蛮人。
无论财宝还是美人,还是小事。主要是民心,以及这个地方,不要破坏,好好的安抚,这才是咱们吕氏的真正根基啊,对待冀州要像对待家里一样珍惜,对待冀州人也要像对待徐州人一样尊重,这样老爹才有德行得到这些人的心,人心定了这里就稳了……
司马懿是真的服吕娴,真不愧是亲父女,对待这时不时抽风的吕布,就是有办法顺毛捋,把他哄的一怔一怔的。
而吕布回信写什么呢,写他怎么打猎,挖陷阱的法子,又说以后与娴儿一起去试试,然后军营中的屁大的事都要写一写,什么将领立了什么功,他就高兴给升迁了啊,什么将领有什么才能啦,军师又出了什么策谋了之类的倒豆子一样的写给了吕娴,吕娴也不嫌烦,与老爹来回写信,那是啥话都能接得上,吕布写打猎什么法子好,吕娴包管也说好,还能给他建议还有什么方法方便猎虎……
就这么把吕布给把的紧紧的,对军营中的大事小事也了如指掌,大事,大方向上,司马懿也是汇报的,但是这些小事,屁大的事,吕布会写,会说。她也不嫌烦。因小知大。这虎威军,其实她握着风筝线呢。
这位女公子,手腕是一等一的。而且与一般的小谋小策,半点不同。
因为她就是家常信,说她心怀叵测,也不是。人家与亲爹写信,哪里就心里藏坏了?!
而且她还把吕布的信任,牵挂,亲密关系,握的牢牢的。
就这手腕,司马懿都不得不服!
吕布是洋洋洒洒的写了数十张纸,才写完了,等干透,道:“将信与上次猎的狐皮与她送去,北方极冷,也可做个围脖。”
来打仗,还有空打猎做围脖,来旅游的吗?!
司马懿心里简直了,应了一声。见他再想不起来问自己来有什么事,司马懿只好主动提醒。不然这货能拉着他闲扯一大堆没用的来。当他军师是闲的么。
偏这也不能吐糟。司马懿一提醒,吕布才道:“对,军师来可是有正事?!”
司马懿微笑,吸了一口气,将信从袖中掏出,道:“此是徐庶来信。言是荆州之事不胜不败,只恐刘备要逃之夭夭了。然而,必会尽量削弱其羽翼实力!”
吕布拧眉拿信看了,徐庶信中隐隐有可惜之意。
吕布虽然有时候性情很急躁,但能在九州混这么多年,最基本的谋略还是有的,就是脑子里的理智,偶尔会掉线失智。
但最基本的判断也不差,道:“当日娴儿曾说,刘备若离浅水,必成为蛟龙。此次他若不死,便是天命助之,此去巴蜀,恐怕要飞天了。将来,这巴蜀一带,必定难攻!”
“巴蜀地势艰险,要定下来,何其艰难,没有几十年的实力积累,必不能够。”司马懿道:“刘璋懦弱,必守不住巴蜀,巴蜀落到刘备手中,此人也是英雄,必定据守而成势,只恐与江东一样,都会据险成为腹心之患!”
吕布道:“这也是命。当初布有杀他的机会,娴儿却叫我不能动手。其实娴儿说的不错。若要取信于天下,却杀贤人,忠人,难免令人齿寒。这就是刘备的命运。所以他虽到处奔走,却无人敢伤,就是因为此。可惜了,元直所谋,借蔡瑁的手来杀他,也没能成!”这不是命是什么?!
吕娴洗脑挺成功啊。他还知道取信于天下。
司马懿道:“女公子所定大谋大局,并不曾错。”
吕布因此一笑,豁达道:“无妨。他若真据守而有基业,布将来自能上马征服!贤德能服四海,然贤德也需武力支持才能有真正的力量。刘备有德,却缺有武。终是不足,将来也未必能出巴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