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想了想,当初女公子也说过,若有难处,必要向曹军求助。曹军就算不帮,至少明面上是不会与他交战的。他便明白了,点头道:“云受教,必遵之先生明言!那时女公子必将至,若能双面夹击,便能有三胜!”
祢衡点点头,笑道:“孺子可教也!正是此理!此便是将军与女公子之间的默契了!若是袁尚有败,袁熙必救,那时时局便又有变化。袁氏三子之间不和,全靠袁熙调停,袁军失了平衡,袁绍又不能决断,纵是庞然大物,也是雍堵不堪。儿子不和,谋士争锋,战将争利,这般情景,我看是好景不长!反倒是曹操那,务必要警惕。子龙,劝你不要急的原因就在于此,衡也有所顾虑,是因为曹操必早知女公子将至,对将军与女公子的行踪,必然有所跟进,子龙以为,若是曹操此时,会如何行计?!”
赵云心中一凛,心中肃然起敬。原来,是他没有考虑到的势。战将终究还是有些不足的。他就没有想到这个背后的事情。
“请先生指教。”赵云道。
祢衡道:“子龙去攻击,曹操求之不得,一则可挑拨袁军对付女公子之军,二则可能其会送我军军情递与袁军。”
赵云背后就有些冷意。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突袭真的会顺利吗,会不会中埋伏?!
“将军胜在快,胜在于一路谨慎,曹军未必能那么快得到消息,并及时传递军情去,”祢衡道:“我想了一想,赵将军所言甚是。快可破此局也!因此,依旧还是要快,出其不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赵云面色忧虑,道:“他们谋不到我。云却怕他们所谋的反而是女公子!”
祢衡道:“必会如此!所以,将军之先锋营,同样也是女公子军的援应。而对曹军,一定要留个心眼。如今咱们可在曹军的眼皮子底下!”
赵云道:“曹军想要借刀杀人,除了女公子!”
“曹操视女公子为心腹之患。吕氏没有吕娴,吕布不过是个纸面的老虎,焚之既可,不费吹灰之力。而因有女公子在,吕氏军所谋之地,甚大也。曹操焉能不惧?!以前遭其败时,尚不遗余力而要除之。如今更是深受其威胁,更要除之后快!曹操对吕氏军,是既要倚重借力而对付袁绍,是又要除之后快!”
“这是将吕氏军当成是犬狗来用,既要用它来咬死敌人,还怕被它咬伤,一定要把它打死,只要逮到机会,便绝不会放过!”赵云道。
祢衡点头,道:“将军谨慎是对的。如今已经在曹袁二军的眼皮子底下。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了。否则必是万劫不复!女公子将此重任交与将军,是信任将军之意!”
赵云道:“女公子对云之义,云岂会不知?!必以谨慎而行军,必以忠义而报之!还望先生析清局势,多加指点,让云明朗,千万不要走错了路,会错了意,而误了女公子之谋。否则便是云之罪也!”
“将军言重!”祢衡道:“衡只尽力而已。既有女公子交付信任,岂能不尽心以报?!”
二人深谈一番。
“袁尚不在驻地,营地必有所松懈,急击之后,袁尚得信必来追,袁尚若出冀州,冀州便只余审配一人,”祢衡低声道:“……若司马军师知晓,天赐良机也!袁氏父子皆不在冀州,光靠审配一人,并不能震服人心。袁氏阵营中人,可乱着呢,心存异端的,比比皆是!”
祢衡道:“可急与司马军师送信,旁的不说,只言明,袁尚必追杀将军便是。他必明了!”
赵云即刻叫斥侯去送信。
赵云是不说什么袁氏父子的歹话,但是也是禁不住的想,内部家族尚且不和,底下谋士与战将,以及各士阀豪族必无所适从,便必要分裂,这就是败之始啊!
而上次之事,让袁谭深有余悸,他是巴不得天高皇帝远,驻着大军,绝不肯再回冀州去自投罗网,任人陷害的了。
那么,在袁尚出冀州之后,袁氏族人,光靠这些士族与谋士真的能守得住冀州吗?!
司马懿只恐怕对其中的渊源纠葛了如指掌,若要取冀州,恐怕在这些人身上会下不少力!
袁氏很强,强横天下,然而短板也太多。数之不清。
不取,都不为强人。
赵云此时对局势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他看了一眼祢衡,觉得身边有人指点,是有利于看清楚局势的。这一点就特别的好!
赵云能一步看三步,已经是优秀了,而一个厉害的谋士,能一步看十步,甚至百步。这便是他们的珍贵和优异之处!
所以,女公子才叫他跟着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