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看到许都的形势,此人本身也会有所忖度和考虑。写信是务必叫他知道,徐州要保袁熙,这公孙度自然心中也有所衡量。意思表达到了,也就可以了。
他相信以公孙度不干涉中原,也不想得罪中原的态度,他会如何选择。
本来现在中原乱成一锅粥,公孙度也是在观望,他既指着这继续乱,又怕这太乱波及到他。他现在在辽东孤悬而统治,其实相当于一番王,这个真实的权力,它不香吗?!
他除非脑残了,才会作死。所以,只要表达了意思。公孙度必定会好好安置袁熙。
这就是一张恩惠的网。
此人,是可以用的,也可以留的。但前提是,他不要跟袁谭和袁尚搅合在一块。
司马懿也不想他现在来,当然袁熙也不可能放下袁氏子的骄傲,现在就来,必定是要等袁氏彻底覆灭,毫无希望的时候才会发生的。
现在他若来,这袁谭与袁尚一招手,袁熙必然还是个大麻烦。
此人要用,必定要剪除了袁氏的其余势力以后才能招安。以示徐州之温柔包涵。显示胸怀用的。
现在他与张辽要做的,是要慢慢的消耗掉曹仁的兵马。这才是重中之重,这也是牵制之道。
想到吕娴只怕已兵临许都城下。司马懿其实心中很清楚现在的自己,无法阻止吕娴的壮大。
既然如此,他就在此尽力做到最好。以牵制曹仁。而远远步署着天下的局势,助吕娴一臂之力。
吕娴得势,与他而言,是好事,但同样的也是一种制衡和震慑。她若败了,必是另一番场景。
可是她已做到了如此,那么司马懿的所有的小心思也都收敛了个干净。
他其实是个极识时务的人。
吕娴既然已经做到了此种地步,那么摒弃过去,一切也该平息了。包括他心内的一切,以及曾发生过的龃龉。
也许,人应该学会认命。而吕娴就是他的命。她不死,他还能怎么着?!
反抗命运的代价,恐怕是被碾死,而不是自以为自己能够与她抗衡。
罢了,每一个人都应该顺应天命。
如果这就是他的命,无论他内心是何想法,他服从命运便是。
已走到此,懒得再挣扎了!
他想,每一个人应该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这种,心灰意冷,不得不屈从于命运的时刻。这种屈从,不是那种天克地克的暂时的忍受憋屈的隐忍,而是人已经知道能力有限,此生,再无能力能够反抗于它。
到那个时候,学会与它共处,而不是一直在抵抗,也许日子就好过的多。
而遇到吕娴,被她制服,就是他的命运。
他又能怎么办呢?!只能尽力争功,让她消气,也让吕布放过之前与他产生过的不愉快。
甘心与不甘心也都无所谓了。
谁又能真正的甘心过呢?!
只不过认清自己,认清外面局势更迫切!
“军师,幽州送信至曹营,曹仁遣出一支急行军欲去平幽州。”斥侯道。
司马懿起了身,思索着没有当下就做出决定。
“且去寻张文远将军来!”司马懿道。
斥侯领命去了。
“军师可是有所迟疑?!”左右谋士道:“若曹仁分兵去幽州解危,或许对于击败乌桓是好事。不过,他说是遣兵去幽州,也许会往许都增援也未可知!”
司马懿点首道:“正是因此,就算真去解救幽州,恐怕也不能让他成行。虽说有些残忍,然而若曹仁还有能力助幽州,焦触与张南必屈于实力而更忠于曹操。这可不利!倘若许都那边要援,这二人幽州出兵,无论对于这里,还是对于许都都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所以,不能让幽州这么快的平定之意了。
这,的确是有点冷血。
苦的怕是幽州的百姓了。
可是,有时候政治的衡量就是冷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