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大清早,顾明东就被隔壁的动静吵醒了。
他隐约听见双胞胎兴奋的声音。
没等他起床,双胞胎就哒哒哒跑了进来,两个人一起扑到了顾明东身上:“爸,快起床。”
今天他们都穿上了新棉袄,虽然都是灰扑扑耐脏的颜色,但顾秀秀手艺好,棉袄做得合身不说,还用碎花布做了两个大口袋,双胞胎穿上了分外精神。
难得穿上新衣服,双胞胎显然也很高兴。
顾明东无奈的睁开眼,一边一个掐住儿子胖嘟嘟的脸颊:“平时喜欢赖床,你姑姑催也不起来,今天倒是起得早。”
顾亮星也不介意亲爹掐嘟嘟肉,口齿不清的说:“我们要跟着二叔去拜年,有糖吃。”
“家里头的糖还不够你吃吗?”顾明东笑道。
顾亮晨在旁边,歪着小脑袋说:“那可不一样,拜年得来的糖是白拿的,咱家的糖是用钱买的。”
顾亮星也赞同:“我们得赶紧去拜年,多拿一些糖回来吃。”
顾明东被逗笑了:“年纪不大,都是机灵鬼。”
既然儿子都起来了,顾明东只得赶紧起床,他也穿上了新衣服。
拉着双胞胎到外头一看,顾二弟也一身簇新的站在那儿呢,倒是顾三妹顾四妹在厨房忙活,身上还是旧衣服。
“怎么不穿新衣服?”顾明东问道。
顾三妹笑着说:“在做饭呢,穿新衣服弄脏了多可惜,待会儿干完了再穿。”
上河村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汤圆,但现在的条件不允许,顾四妹就想了个办法,用面粉搓成一个个小圆子,然后加了糖煮。
虽然是实心丸子,但加了糖味道居然也不错。
一家六口吃完了甜甜蜜蜜的面粉团子,顾二弟一手拉着一个侄儿,打算出门拜年去了。
“三妹,四妹,你们也跟着一块儿去凑热闹吧,我待在家里头就行。”
一般来说,拜年都是小辈去,长辈留在自家等着别人上门拜年。
但老顾家情况不同,一家子都是小辈,辈分只有小跟更小,只能由顾明东这个唯一结了婚生了娃的留下。
顾三妹有些跃跃欲试。
往年家里头过得困难,他们也不好意思兴师动众的去拜年,就跟占别人便宜是的,可今天不同,他们家也摆着糖盘子,里头还有饼干!
顾四妹却犹豫道:“大哥,我还是留下帮你忙吧。”
“拜年要什么帮忙,你去吧,每家每户都是一大群孩子,你不去咱家不是亏了。”顾明东笑道。
顾四妹一听,果然不反对了。
顾明东可不是开玩笑,这时候每家每户都是一群孩子,他们家五个真不算多。
等弟弟妹妹带着孩子走了,顾明东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口等人来。
谁知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一个来拜年的都没有。
顾明东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老顾家的日子艰难,往年家里头只摆一些不值钱的瓜子装装样子,位置也偏,每年拜年的孩子都不乐意过来。
原主这日子也过得太寒碜了,顾明东忍不住叹了口气。
正当顾明东长吁短叹时,有几个孩子拉拉扯扯,兴致不大高的往这边来了。
顾明东起身眺望,看清那是顾建国的几个孙子孙女,也就是他堂哥顾保家、顾卫家的孩子。
他一想就明白,顾建国也知道老顾家的情况,怕他们门庭太冷清,出门前肯定嘱咐孙子孙女一定要先过来拜年。
“阿东叔,新年好,我们给你拜年了。”五个孩子异口同声喊道。
顾明东露出笑容来:“新年好,来,这是叔给的压岁钱。”
早就准备好的小红包塞进五个孩子手中,年纪最大的顾军捏了一下,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叔叔。
虽然是叔叔,但顾明东年纪小,结婚也没两年,家里头又困难,没结婚之前不用给,结婚后都是给一分钱意思意思。
塞完了红包,顾明东还将果盘拿过来,抓了一把糖就往他们口袋里塞,这糖是他从供销社买的散称糖果,只用简单的玻璃纸包着。
分完了糖,又给他们每人分了一块饼干。
等从老顾家出来,最小的顾斌忍不住咬了一口饼干,饼干酥脆,上头洒满了白糖,一口下去又香又甜:“真好吃。”
其他孩子也尝了一口,都觉得好吃,又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了。
顾军不禁说:“爷爷说得对,阿东叔大变样了。”
完全不像以前那么抠门,饼干好吃,糖果也好吃,还是村里头的除害英雄,几个孩子对这个隔房叔叔顿时多了几分敬仰。
老二顾勇急吼吼的拆开红包,惊喜道:“一毛钱!”
“这么多?”他们爷爷也就给了五分钱。
几个孩子纷纷打开红包,每个红包里头都是五分钱,顿时高兴起来。
说话的功夫,顾斌已经咔嚓咔嚓把自己的那块饼干吃完了,开始盯着亲姐姐顾芳手里头的:“姐,你不吃就给我吃吧。”
顾芳不乐意:“我慢慢吃。”
顾斌闹腾道:“那你分我一半,你不分的话我就回家告诉妈你欺负我。”
顾芳瞪了眼弟弟,心里不乐意,到底只能分他一半,顾斌得意洋洋的吃起来。
这时候生产队别的孩子注意到他们居然在吃饼干,顿时围过来问是哪家这么大方。
饼干的吸引力巨大,顾明东正感叹着拜年的孩子少,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七嘴八舌的说着吉祥话,眼睛都往桌上的饼干盒子看。
顾明东也一视同仁,甭管是谁家的孩子都分了糖,饼干一人一块。
至于压岁钱,除了亲戚自然是不用发。
有机灵的孩子瞄了眼饼干盒子,暗道统共就那么多分完肯定没了,想着赶紧回家叫弟弟妹妹过来。
孩子们呼啦啦的来,呼啦啦的走,一阵阵的热闹。
来老顾家的孩子,自然少不得路过刘寡妇家,其中一个孩子正打算进去,却被旁边的拉住:“别去她家了,只有瓜子,还是发霉的。”
想进去的孩子一听,顿时打消了进去的念头。